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学案(含答案)高中生物考前复习资料一轮复习
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 P25 结果分析与评价
1.培养物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菌落
对照的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牛肉膏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
2.样品的稀释操作是否成功
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3.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
如果学生选取的是同一种土样,统计的结果应该接近。如果结果相差太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P26练习
2.提示: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也包括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由于瘤胃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后会死亡,因此分离其中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除了需要准备选择培养基外,还应参照厌氧菌的培养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纤维素是 类物质, 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和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 。正是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
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 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 直接对微生物进和 发生这种反应。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 分解纤维素,从而使菌落周围形成 。 → 。
5.为确定得到的菌是否是纤维素分解菌,还学进行 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进行定量测定。
P28旁栏思考题
1.本实验的流程与课题2中的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
本实验流程与课题2的流程的区别如下。课题2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直接分离得到菌落。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纤维素分解菌得到增殖后,再将菌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其他步骤基本一致。
2.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
9
2.纤维素酶是一种 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
行筛选。 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 ,但并不和水解后的
4.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如下: → →梯度稀释→
法有 发酵和 发酵。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
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3.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
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实际上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菌生存的适宜环境。一般应将纸埋于深约10 cm左右腐殖土壤中。 P29旁栏思考题
1.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你打算选用哪一种方法?(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
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纤维素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因为培养基中纤维素占主要地位,因此可以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区分。方法二的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2.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P29六、课题成果评价
1.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菌落:对照的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则说明培养基制作合格。如果观察到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则说明可能获得了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2.分离的结果是否一致:由于在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远远高于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因此最容易分离得到的是细菌。但由于所取土样的环境不同,学生也可能得到真菌和放线菌等不同的分离结果。 P30练习
2.答:流程图表示如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梯度稀释→将菌悬液涂布到有特定选择作用的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发酵培养
专题知识归纳
培养基
培养基的类型 培养基的营养物质
微 生 物 的 实 验 室
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
无菌技术 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计算 称量
制备牛肉膏蛋白 溶化 胨固体培养基 灭菌
10 倒平板 平板划线法
纯化大肠杆菌 称释涂布法 结果分析与评价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一、基础知识 1.果胶酶的作用
(1)果胶的成分及作用:果胶是植物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
(2)果胶酶的作用:果胶酶能够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
11
(3)果胶酶的组成: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____________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提醒 由于原核生物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因此这两类生物的细胞壁均不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
(4)果胶酶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均能产生果胶酶。由________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果汁加工业。
2.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活性:是指酶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来表示。
(2)酶的反应速度:用_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_中反应物的________或产物的________来表示。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酶的用量
酶用量过多,会导致酶的________;酶用量过少,会________酶促反应的速度。因此要得到适宜的酶用量,需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二、实验设计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①果胶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________;超过一定温度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当达到一定温度后,酶的活性____________。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可用下图表示:
②通过测定____________内滤出的________________大小来判断果胶酶的活性的原理是: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可通过滤纸,因此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果胶酶的活性越高,苹果汁的体积就________,同时果汁也越________。
(2)实验操作流程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