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植物保护防治实训指导
(2)蜡叶标本纸上保藏
根据标本的大小用重磅道林纸折成纸套,标本藏在纸套中,纸套中写明鉴定记录,或将鉴定记录的标签贴在纸套上。纸套用胶水或针固定在蜡叶标本纸上。标本纸的大小是28 cm×34cm,也可用较小的标本纸粘贴。
(3)封套内包藏
盛标本的纸套不是放在标本纸上,而是放在厚牛皮纸制成的封套中。纸套的大小约为14cm×20cm,封套的大小约为15cm×33cm。采集记载放在纸套中,而鉴定记载则贴在封套上。
标本经过整理和鉴定后,在纸套、封套或纸盒上贴鉴定标签。鉴定标签如图所示。 (四)作业
1.病害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根据白粉病和条锈病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症状特点采集并鉴定园林植物白粉病和锈病标本各10份。
3.如何制作盒装标本、临时封口的浸渍标本和永久封口的浸渍标本?
28
综合技能训练三 园林植物病虫害田间调查
(一)目的要求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摸清一定区域内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危害程度、发生发展规律、分布区域及天气、寄主情况,为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用具
病害标本采集箱、毒瓶、捕虫网、扩大镜、果枝剪、镊子、卷尺、笔记本、铅笔等。 (三)内容及操作
调查内容根据调查目的而定,通常有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和危害情况调查、病虫及天敌发
生规律的调查、越冬情况调查、防治效果调查等。
调查的方法分为:准备工作、踏查、样地调查、调查资料的统计与整理。 1.准备工作
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应先了解调查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经济条件,收集相关资料;拟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方法;设计好调查用表;准备好调查所用仪器、工具等。
2.踏查(路线调查)
踏查是指在较大范围内(地区、省、花圃、苗圃)进行的普遍调查。主要查明病虫害种类、分布情况、为害程度、为害面积、蔓延趋势等。根据踏查所得资料,确定主要病虫害种类,初步分析花木衰萎、死亡的原因以及初步确定详细调查的地块,并把这些资料归纳到工作草图中去。
踏查方法可沿园间小路、人行道或自选路线进行,尽可能通过调查地区的不同植物地块及有代表性的不同状况的地段。每条路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00-300m之间。采用目测法边走边查,注意各项因子的变化,绘制主要病虫害分布草图并填写踏查记录表。
样地调查又称详细调查。它是在踏查的基础上,对为害较重的病虫种类,设立样地进行调查,目的是精确统计病虫数量、被害程度及所造成的损失,并对病虫发生的环境因素作深入的分析研究。
(1)取样方法
在大面积调查病虫害时,不可能对所有园圃和植株全部调查,一般要选有代表性的样地,再从中取出一定的样点抽查,用部分来估算总体的情况。选样要有代表性,应根据被调查园地的大小、植物特点,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地。样地面积一般占调查总面积的0.1 %~0.5%。常用的取样方法如图7-2。应根据病虫害及花木在田间的分布形式确定取样方法,如在圃地中进行病虫害调查,一般用对角线式、大五点式、“Z”字形等取样方法来选定样地。在苗圃和绿地上调查根部害虫,多采用棋盘式或对角线式取样。
(2)虫害调查
在样地确定后,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株,调查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虫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个植株上害虫的平均数量,它表示害虫发生的严重程度;有虫株率指有虫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数,它表明害虫在园内分布的均匀程度。计算公式为:
单位面积(每株)虫口密度(头/m)=调查总活虫数/调查总面积(总株数) 每株(或种实)虫口密度=调查总活虫数/调查总株(或种实)数 有虫株率(%)=有虫数/调查总株数×100%
①地下害虫调查 在苗圃或绿化地上进行地下害虫调查时,多采用对角线式或棋盘式取样。
29
2
样坑大小为0.5m×0.5m或1m×1m。样坑深度根据季节、虫种而定。调查地下害虫的垂直分布,应分层挖,一般按0~5cm、5~15cm、15~30cm、30~45cm 、45~60cm 段等不同层次分别进行调查并填写表3-1、表3-2。
表3-1 苗圃绿地地下害虫调查表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土壤植被情况
样坑号
样坑深度
害虫名称
虫期
害虫数量
调查株数
受害株数
受害率
备注
②蛀干害虫调查 在发生蛀干害虫的绿地中,选有树50株以上的样地,分别调查健康木衰弱木濒死木枯立木各占的百分率(表3-2)。
表3- 2 园林绿地蛀干害虫调查表
调查日
调查地
样方号
株数 株
健康木
百分
卫生状况
株数 衰弱木
百分比(%)
株数 虫害木 濒死木
百分比(%)
株数 枯立木
害虫
备注
数 比(%)
百 分 名比(%) 称
期 点
为了查明虫害程度,再从受害木中选3~5株,伐倒,量其树高、胸径,从干基至树梢剥1条10cm宽的树皮,分别记载各部位出现的害虫种类。再在树干南北方向及上、中、下部截取20×50cm的样方,查明害虫种类、数量、虫态,并统计每平方米和单株虫口密度(表3-3)。
表3-3 园林绿地蛀干害虫为害程度调查表
样树号
树高
样树因子 胸径
年龄
害虫 名称
成虫
虫口密度(头/1000cm)
幼虫
蛹
虫道
2
其他
③枝梢害虫调查 对为害幼嫩枝梢害虫的调查,可选有50株以上的样地,逐株统计健康株数、主梢健壮侧梢受害株数和主侧梢均受害株数。从被害株中选出5~10株,查清虫种、虫口数、虫态和危害情况。对于虫体小、数量多、定居在嫩梢上的害虫如蚜、蚧等,可在标准木的上、中、下部各选取样枝,截取10cm长的样枝段,查清虫口密度,最后求出平均每10cm样枝段的虫口密度(表3-4、表3-5)。
30
表3-4 园林绿地枝梢害虫调查表(一)
调查 日期
调查 地点
样方 号
调查 株数
被害 株数
被害率 (%)
主梢健壮,侧梢受害株数
其他 主、侧梢均受
主梢受害、侧
害虫名称及种类
备 注
害株数 梢健壮
株数
表3-5 园林绿地枝梢害虫调查表(二)
调查 日期
调查 地点
样方 号
样数号
树 高
胸径或根径
年 龄
样株调查 总梢数
被害梢数
被害梢率
虫口密度(个/株)或
害虫
备注
(%) (个/10cm) 名
称
④食叶害虫调查 在有食叶害虫为害的绿地内选取样地,调查主要害虫种类、虫期、数量、为害情况等,样地面积可随机酌定。在样地内可逐株调查,如样地内株数过多,可采用对角线法或隔行法,选标准木10~20株进行调查。若样株矮小(一般不超2m),可全株统计害虫数量。若树木高大,不便于统计时,可分别于树冠上、中、下部及不同方位取样枝进行调查。落叶和表土层中越冬幼虫和蛹茧的虫口密度调查,可在样树下,树冠较发达的一面树冠投影范围内,设置0.5×2 m的样方(0.5 m一边靠树干),统计20cm土深内主要害虫虫口密度(表3-6)。 ⑤天敌调查 天敌调查一般随同病虫害调查进行。主要调查天敌种类与数量,记载在相应栏目内。
对于寄生性昆虫和致病微生物等天敌的数量统计,分少量、中等和大量三级,各级划分标准及符号为:寄生率在10%以下记少量,符号“+”;寄生率在11%~30%记中等,符号“++”;在31%以上记大量,符号“+++”。对于捕食性昆虫及有益的鸟兽调查时,记载种类和实际数量,并注明常见、少见和罕见等。
表3-6 园林绿地食叶害虫调查表
绿
害虫名称和主要虫态
样树号
健康
死亡
害虫数量 被寄生
其他
总计
虫口密度(头/株)或(头/m)
2
危害情况
备注
调查 调查 样方 地日期 地点
号
概况
3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