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化
使DNA解链中造成的过度盘绕、打结等现象得以理顺。消除复制叉前进带来的拓扑张力,促进双链解开。
⑵解链酶(解螺旋酶):解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股单链。
⑶单链DNA结合蛋白: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DNA模板免受核酸酶降解。SSB的作用方式是随着DNA分子的解链,能不断的结合、解离,且SSB间有正协同反应。 ⑷引物酶:合成一小段RNA引物,提供3’-OH,用于DNA聚合酶延长子链。
⑸DNA聚合酶:在5’端有RNA(或DNA)的前提下,延长DNA子链。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有DNA-polⅠ,Ⅱ, Ⅲ。DNA-polⅢ在复制延长中起催化作用,DNA-polⅠ有校读、填补空隙、修复等功能。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DNA-polα、β、γ、ε、δ。复制延长中起催化作用的是DNA-polα、δ。DNA-polε的作用与DNA-polⅠ相似,在复制过程中起校读、修复和修补缺口的作用。
⑹连接酶:在随后链合成过程中,DNA连接酶也通过消耗ATP,催化两条不连续片段相邻的3’-OH和 5’-P连接生成磷酸二酯键,连接不连续的DNA子链。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一、名词解释
1、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transcription):双重含义,一是双链DNA只有一股单链用作转录模板,二是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
2、编码链(codingstrand):DNA模板上不用作转录模板的那一段单链,因其碱基序列除由T代替U外,其它与转录产物RNA序列相同。
3、加尾修饰点:真核生物mRNA转录不是在mRNA位置上终止,而是在数百个核苷酸之后,研究发现在编码链读码框架的3’端之后,常用一组共同序列AATAAA,再下游还有相当多的GC序列,这些序列称为加尾修饰点,转录越过修饰点后,mRNA在修饰点处被
切断,随即加入poly A。
4、σ因子: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的成分,功能是辨认转录起始区。 5、外显子(exon):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可表达的序列。
6、内含子(intron):转录初级产物上通过剪接作用而被去除的RNA序列或基因中与这种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7、剪接体:由sn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物。其功能是结合内含子两端的边界序列,协助hnRNA的剪接加工。 8、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element)
: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真核DNA序列。根据顺式作用元件在基因中的位置、转录激活作用的性质及发挥作用的方式,分为启动子、增强子及沉默子等。
9、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factors):大多数真核转录调节因子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
10、断裂基因(splite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11、(PIC):即转录起始前复合物,是真核生物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一同结合于转录起始前的DNA区域而成的复合物。 二、简答题
1、何谓转录?简述转录与复制的异同点?
生物体在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催化下,以DNA为模板,以四种NTP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通过转录,DNA把遗传信息传递给RNA。 转录与复制的相似之处在于:①模板:都以DNA为模板;②原料:都需要核苷酸作原料;
③方向:都以5’向3’延长,都以磷酸二酯键连接核苷酸;④配对:都遵从碱基配对规律;⑤酶: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⑥产物:都是很长的多核苷酸链。 不同之处
复制 转录 模板
两股链均复制 模板链转录 原料 dNTP NTP 配对 A-T;C-G A-U;A-T;C-G 聚合酶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产物 DNA RNA
2、何谓不对称转录?怎样用实验来证明转录的不对称性?
不对称转录:一是双链DNA只有一股单链用作转录模板,二是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要证明不对称转录,比较简单的可用核酸杂交法。DNA的双链用热变性解开,并分离成两股单链,分别与转录产物RNA杂交,可发现哪一链、链上的哪些区段是转录模板。还可以用核酸序列测定加以比较。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有何不同?
原核生物RNA-pol是由多个亚基构成的。α2ββ’σ称为全酶,α2ββ’称为核心酶。真核生物RNA-pol有Ⅰ、Ⅱ、Ⅲ三种分别转录45s-rRNA、hnRNA和小分子的RNA(5s-rRNA,tRNA和snRN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RNA-pol的特异性抑制剂分别是利福平和鹅膏蕈碱。
4、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35区和-10区序列是怎样发现和证实的?
用RNA聚合酶保护法:RNA聚合酶和转录起始前区段的DNA结合后,再用DNase水解。酶结合的DNA因有酶蛋白的保护,不受核酸酶降解。对这些区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找到其共有的序列。
5、以原核生物为例简述转录的主要过程?
转录可分为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⑴起始
①RNA聚合酶的σ因子辨认启动子中的起动信号即-35区5’-TTGACA-3’序列
②RNA聚合酶以全酶的形式与其松弛结合,然后移向-10区5’-TATAAT-3’,并跨入转录起始点。此种结合可使该区DNA构象变化,两链间氢键断裂,即进行暂时局部解链,解开长度一般为17个碱基对。
③根据碱基互补原则,相应的转录原料(NTP)按照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一次进入和排列。④在RNA聚合酶催化下,起始点上相邻排列的第一和第二个NTP发生聚合,生成RNA的第一个3’,5’-磷酸二酯键,5’端的第一个核苷酸为pppG和pppA。 ⑤转录起始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RNA聚合酶全酶-DNA-pppGpN-OH)。 ⑵延长 当转录起始结束时,即第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后即进入延伸阶段。
①σ因子从起始复合物上脱落,引起RNA聚合酶构象改变,与模板结合松弛,有利于其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