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化

生化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6:48:48

糖氧化减少使生成的丙酮酸减少,相应的草酰乙酸生成量减少,而乙酰辅酶A要进入三羧酸循环必须由草酰乙酸携带,所以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乙酰辅酶A的量减少,大量的乙酰辅酶A聚集在肝脏中合成酮体。其中丙酮量很少,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占多,酸性强。生理状态下肝脏生成酮体的能力往往低于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血中酮体的含量很低。但糖尿病由于糖代谢异常,体内脂肪动员加强,肝内酮体的生成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血中酮体的含量会增加,导致酮症酸中毒。

第六章 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1、呼吸链: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2H,经过多种酶和辅酶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成水。由于该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2、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由代谢物脱下的2H,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过程,因此又称为偶连磷酸化。是体内产生ATP的主要方式。

3、底物水平磷酸化:是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4、P/O比值:指物质在氧化时,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mol数(或ADP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5、高能磷酸键:是在水解时释放能量较多(大于21KJ/mol)的磷酸酯或磷酸酐一类的化学键,常用~P表示。这种高能键实际代表整个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并不存在键能特别高的化学键,但因长期沿用,一般仍称高能磷酸键。 二、简答题:

1、什么叫呼吸链?组成呼吸链的主要成员有哪些?

所谓呼吸链,是指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2H,经过多种酶和辅酶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成水。由于该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组成呼吸链的主要成员有: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Ⅱ: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Ⅲ:泛琨-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2、何谓α-磷酸甘油穿梭?

在哺乳动物的脑和骨骼肌中,线粒体外产生的NADH在胞浆中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使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α-磷酸甘油,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再经位于线粒体内膜近胞浆侧的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FADH2。磷酸二羟丙酮可穿过线粒体外膜至胞浆,继续进行穿梭,而FADH2则在线粒体内进入琥珀酸呼吸链,失去2分子ATP。 3、试说明物质在体内氧化和体外氧化有哪些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①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失电子,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②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CO2、H2O)和释放能量均相同。 不同点:①生物氧化在体内温和条件下进行,温度是体温、PH近中性、有水参加、能量逐步释放;体外氧化则是在高温下进行。②生物氧化在体内以有机酸脱羧方式生成CO2,体外则是碳和氧直接化合生成CO2。生物氧化以呼吸链氧化为主使氢和氧结合成水,体外则是氢和氧直接化合成水。

4、简述两条重要的呼吸链的排列顺序。

NADH氧化呼吸链:NADH→复合体Ⅰ→CoQ→复合体Ⅲ→cytC→复合体Ⅳ→O2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复合体Ⅱ→CoQ→复合体Ⅲ→cytC→复合体Ⅳ→O2 5、糖酵解过程中唯一的一步氧化反应是什么?反应中代谢物所脱下的氢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分别是如何代谢的?

糖酵解过程中的氧化反应是: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反应脱下的氢由NAD接受生成NADH,脱下的2H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如下代谢:有氧条件下,2H经α-磷酸甘油穿梭或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由胞液进入线粒体,若经α-磷酸甘油穿梭则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最终与氧结合成水,生成2分子ATP;若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则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最终与氧结合成水,生成3分子

ATP。

无氧条件下,NADH使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一、名词解释

1、转氨基:在转氨酶(transaminase)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α-氨基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另一种α-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与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彼此间必需氨基酸可以得到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用称为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某些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3、必需氨基酸: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4、γ-谷氨酰基循环:由谷胱甘肽对氨基酸进行转运,然后再进行谷胱甘肽的合成,由此构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5、联合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与谷氨酸脱氢作用的结合被称为转氨脱氨作用,又称联合脱氨作用。 二、问答题:

1、氮平衡实验可出现几种情况?说明体内蛋白质代谢有何改变?

氮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常成人)反映了正常成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即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儿童、孕妇等)部分摄入氮用于合成体内蛋白质,即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即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2、试述甲硫氨酸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基本过程:甲硫氨酸经ATP活化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SAM为体内的甲基化反应提供甲基后即变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脱腺苷后转变为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接受N -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甲硫氨酸,这一个循环反应过程,即

甲硫氨酸循环。

生理意义:由N -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合成甲硫氨酸,再通过此循环的SAM提供甲基,可为体内广泛的甲基化反应提供甲基。

3、体内重要的转氨酶是什么?试写出各自催化的反应。 1)谷丙转氨酶 谷氨酸+丙氨酸 -酮戊二酸+丙氨酸 2)谷草转氨酶 谷氨酸+草酰乙酸 -酮戊二酸+天冬氨酸

4、试述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基本过程:将肌肉中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经交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随血液转运至肝,丙氨酸在肝脏中再经脱氨基生成丙酮酸和氨,丙酮酸经肝糖异生形成葡萄糖,而氨经肝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葡萄糖经血液回流到肌肉经酵解途径再生成丙酮酸。

生理意义:1)使肌肉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脏,合成尿素而解毒。2)肌肉向肝脏提供了糖异生的原料。 5、简述体内氨的来源去路

血氨来源:1)体内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是氨的主要来源。2)胺的氧化。3)肠道吸收的氨,有两个来源,一是腐败作用产生的氨,二是肠腔尿素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4)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的水解。

血氨去路:1)主要到肝中合成尿素。2)合成谷氨酰胺。3)经肾脏以铵盐的形式随尿排出。4)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其他含氮物质。 6、简述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机理

高氨血症时,脑中反映为:氨+ -酮戊二酸→谷氨酸 氨+谷氨酸→谷氨酰胺

脑内 -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了三羧酸循环成员减少,速度的减慢,从而使ATP生成减少,脑组织供能不足而引起昏迷。 7、简述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

主要来源: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而来的氨基酸,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体内合成的

搜索更多关于: 生化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糖氧化减少使生成的丙酮酸减少,相应的草酰乙酸生成量减少,而乙酰辅酶A要进入三羧酸循环必须由草酰乙酸携带,所以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乙酰辅酶A的量减少,大量的乙酰辅酶A聚集在肝脏中合成酮体。其中丙酮量很少,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占多,酸性强。生理状态下肝脏生成酮体的能力往往低于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血中酮体的含量很低。但糖尿病由于糖代谢异常,体内脂肪动员加强,肝内酮体的生成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血中酮体的含量会增加,导致酮症酸中毒。 第六章 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1、呼吸链: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2H,经过多种酶和辅酶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成水。由于该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2、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由代谢物脱下的2H,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