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1升学数学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教学计划
2013试题分析 :今年“三校生”高考数学试卷题型较往年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多选题,没有填空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解答题三大模块,其中单项选择题12道,每小题3分,共36分,多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3分,共15分,解答题3道大题,共19分,总分70分。考试内容以《2013那甘肃省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考试大纲》为依据,覆盖面广,涉猎高中数学的所有内容。各知识点所占分值及比例具体具体如下表:
各章节分值及所占比例
章节 集合 方程 不等式 函数 数列 平面向量 直线与圆的方程 立体几何 概率与统计初步 其他 分值(分) 3 3 6 9 9 9 13 6 9 3 所占比例(%) 4.29 4.29% 8.5 12.9 12.9 12.9 18.5 8.5 12.9 4.29 试题以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为出题导向。和往年相比,
难度上有一定的提高,尤其多项选择题对学生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第1题:考查集合的运算能力 (集合) 第2题:解方程 (方程)
1
第3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函数) 第4题:平面向量垂直的判定 (平面向量)
第5题:已知等比数列的第二项,第四项,求第七项 (数列) 第6题:在正六边形中确定共线向量的个数 (平面向量)
第7题:一个袋子中装有4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一次摸出红球的概率 (概率与统计初步)
第8题:已知log3x?2,求x (函数) 第9题:计数原理考查 (概率与统计初步) 第10题:确定组距(概率与统计初步) 第11题: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运算 (立体几何)
第12题:已知直线方程,求斜率和y轴上截距 (直线与圆的方程) 二 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第1题:已知cos??0,确定?所在的象限(函数)
第2题:已知直线方程,确定于该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直线与圆的方程) 第3题:已知两点坐标,求与这两点有关的向量的模,内积,相等向量(平面向量)
第4题: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垂直的判定(立体几何)
第5题:其他
三 解答题 (1,2题每题6分,3题7分,共19分)
第1题:解绝对值不等式 3—5x?8 (不等式) 第2题:已知等差数列两项,求公差d和sn(数列)
第3题:求经过点M(3,2),并且圆心经过直线y=2x,半径为5的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方程)
这套数学试题从难易程度来看为中等题型,但计算量大,几乎没有直观题型,
2
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整的做完这套题有一定的难程,学生除了既要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外,还要有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外,还应加强数学运算能力的训练,这样,在“三校生”高考中,数学才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为此,特制订如下计划:
本复习分三轮进行,第一轮章节知识点回顾复习,大小知识点一起抓,书本为主,第二轮复习章节重要考点为主,以老师下发资料为主。第三轮复习已针对性做试卷为主。
1.第一轮复习应注意适当降低教学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典型的例题和习题进行教学,并注意及时反馈和强化,着力提高学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对多数学生来说,抓牢基础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这样考试时才能自如地提取并灵活地运用。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常抓不懈,要真正使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达到自动化阶段,即不需分配注意力,就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某项任务。(已完成)
2.第二轮复习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不能搞题海战,那样会让学生疲惫不堪导致学生厌学,搞难度适中的周周练效果就很好。要严格控制练习题的质量和数量,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还要注重前期知识的滚动复习,,要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及
时巩固知识,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也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3.第三轮要讲解试卷,教师在前两轮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试卷和练习要实行先改后讲,教师通过批改可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如果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能点拨掌握的少讲,关键的问题重点讲,重要的考点反复强调讲。要弄清学生能力发展的障碍在哪里,要掌握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因势利导地做好工作。
第二轮有效课时,假期10课时,开校40课时,共50课时,具体分配:
3
章节及课时 第一章 1 2 3 4 第二章 1 2 3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课 题 集合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函数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奇偶性 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法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应用 对数的概念与计算 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应用 三角函数 角度制与弧度制 诱导公式 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余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已知三角函数求指定区间内的角 数列 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向量 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数乘向量 计划教时 2 预计周次 起止日期 2 2月16 5 1 2 2 4 2 2 3 2 1 5 1 2 2 2月18 2月20 2月22,24 3.3-4 3.5 3.6 3.10-11 3.12-13 3.17 3.18 3.19 3.20 3.24 3.25-26 4 1 1 1 1 6 1 2 平面向量的坐标与点的坐标的关系 向量的内积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平面解析几何 直线的方程及相互转化 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4
第九章 平面上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点到直线的距离 圆的方程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立体几何 平面的性质与确定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 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表面积、提及的计算 1 2 7 1 1 1 1 1 1 1 3.27 4.1-4.2 4.3 4.4 4.7 4.8 4.9 4.10 4.14 第十章 概率与统计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随机事件和概率简单性质 直方图与频率分布分步 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 6 1 1 1 2 4.15 4.16 4.17 4.21-22
第三轮为剩余半月时间挑选试题讲解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