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孔子与为师之道
从《孔子的智慧》中看孔子
林语堂在《孔子的智慧》这本书里写道: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些伟大师表人物,他们影响之大多半由于其人品可爱,反倒不是由于他们的学问渊深。
我们普遍赞同韩愈总结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时时刻刻遵守着自己的职业素养,不管谁向他求教,他都以高雅的态度表示欢迎,一个村子的村民因不老实而遭人讨厌,村里有几个年轻人去见孔子,弟子们知道孔子居然接见了他们,对此事颇不以为然。孔子说:“干什么对他们那么凶?我认为重要的是他们肯来向我请教,而不是他们走后的行为如何。人家既然诚心诚意来见我,我就很重视他们那份诚意,当然我不能担保他们以后的行为如何呀。”
孔子教导学生有自己的一套,不迂腐,不做作,谈笑间体现着尽心尽力。
孔子说:“天天吃的饱饱的,什么也不做,只知道鬼混。这太不像话了。不是有人下棋赌博吗?那也比闲着无所事事好哇。”
孔子对弟子的行为开了一次玩笑,听了孔子的话,弟子大惑不解。孔子告诉弟子说:“前言戏之耳。”言外之意是孔子并不反对那件事,而是赞成。
孔子为人正直,以身作则,对学生的为人言传身教,孜孜不倦。
弟子有一次向夫子问当代的王公大人为何等人物,孔子回答说:“那些都是就囊饭桶啊!” 孔子评论一个在母丧中唱歌出名的人。孔子斥责他说:“你年轻时,狂妄不听教训。长大时,你一事无成。现在你老了,又老而不死。你简直是个祸害!”于是孔子用手中的杖打原壤的腿。
得意高足颜回不幸早逝,孔子哭得极为伤心。有人问他为什么那么哭,为什么哭得浑身抽搐颤动,他回答说:“我哭得太伤心了么?我若不这么哭他,我还为谁这么痛哭呢?” 不厌其烦地提孔子,历经两千多年,还是常常被他的善良温感动,那个不忍刑罚,内心一直揣着善良美好愿望的老人,正如林语堂在书中所写“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的传统,相信国际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在那个乱世,“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的儒者,就凭着他的“相信”,力挽赎救苍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