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后检测:第三章 1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2020 高考 物理
[基础巩固]
1.如果把地质年代比作一本书,那么地球演化历史的五个代中,占有页数最多的是( ) A.太古代 C.古生代
B.元古代 D.中生代
解析:选B。地球演化历史的五个代中,元古代持续时间最长。 2.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CO2浓度增加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A.①②③ C.①②④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④许多物种灭绝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大面积砍伐森林会使森林吸收CO2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CO2增加,同时使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3~5题。
3.原始鱼类出现在( ) A.元古代 C.古生代后期
4.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 A.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B.元古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B.古生代中期 D.中生代中期
5.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 D.蕨类植物
解析:第3题,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期;中期时,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到了后期,鱼类逐渐演化为两栖类。第4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第5题,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
2020 高考 物理
规模灭绝时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
答案:3.B 4.A 5.C
由于人类的智慧与欲望,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强烈。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 B.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 C.人类应停止或减缓发展,帮助自然地理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D.人类应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7.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有( ) ①印度洋海啸
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 C.③④
②长江流域特大洪水 ④广州等沿海城市地面下沉 B.①③ D.②④
解析:第6题,人类面对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不应停止经济发展,而是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第7题,海啸和特大洪水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
答案:6.C 7.C
8.读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自1650年至1950年物种灭绝速度呈现________的趋势。
(2)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物种灭绝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D.生态破坏 答案:(1)加速
(2)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争夺生存空间 (3)D
2020 高考 物理
[能力提升]
1.读生物进化和环境变迁示意图,有关图中序号①~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演化过程经历了大约48亿年 B.②的转变过程完全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结果 C.③主要是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的结果 D.④缩小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解析:选C。有氧环境产生了大量臭氧,而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2~4题。
2.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C.两栖类
B.鸟类 D.鱼类
3.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C.元古代
B.中生代 D.新生代
4.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爬行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解析:第2题,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第3题,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第4题,新生代为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
答案:2.D 3.B 4.B
2020 高考 物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 000 m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 026.5 mm,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 mm。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对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6.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 D.生物多样性增多
解析:第5题,山坡开辟梯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被污染,不具有防止地震的作用,可能会加剧滑坡等灾害,故选C。第6题,大规模种植咖啡会造成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野生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作用减弱,气候会变得干旱,河流汇水速度加快,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故选A。
答案:5.C 6.A
7.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该图显示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的有(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