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讲课稿
学习资料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6课时 数的奇偶性
教学内容:用数的奇偶性解决问题,加法中数年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课本P15-17页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动用数年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
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的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能灵活运用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程序:
一、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
二、师生探索(18分钟) 问题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 复习:1.奇数的个位是 。偶先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数的特征, 数的个位是 。 让学生对奇偶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活动一:1.根据题意小船摆渡1次后,船可以鼓励学生有多种不同的思维 在( )岸,摆渡2次后小船在( )岸方式,不同的分类标准,只要合摆渡3次后小船在( )岸,摆渡4次后理即可。但次数较大时怎么办?小船在( )岸,摆渡5次后小船在( )就不能一次一次数,要找规律来岸……摆渡11次后小船在( )岸,100解决问题。如画图活,列表法。次后小船在( )岸。 然后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创设民2.用画图或列表发现:摆渡奇数次后,船主、自由的学习气氛,引发疑问在( )岸,摆渡偶数次后船在( )岸。 辩论,从而加深对数据特点的理解。 活动二:1.观察下面两组数,圆中的数都是引导学生带数字来列举验证你发 ( ),正方形中的数都是( )。 奇数+奇数=( ),偶数+奇数=( ) 三、考一考: 1.完成P16页的试一试,并填空:当杯子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 ),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 )。 2.判断:
(1)两个偶数相加的和是奇数和。( ) (2)一个奇数加上一个偶数,和是奇数。( )
现的结果。如: 12 + 18 =30 偶数+偶数=偶数 2.完成P17试一试发现:偶数+偶数=( ) 20 + 16 =36 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
学习资料
(3)两个奇数相加,和是偶数。( )
四、评一评:重点让学生小组讨论发现奇偶性的解决问题,加法中的奇偶化规律。 五、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六、练习设计(15分钟) (一)基础练习:
1.一个硬币国徽图案朝上放在桌上,翻动8次后,国徽朝( ),翻动25次后国徽朝( )。 2.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偶数+( )=奇数 (二)检测练习:
1.一个杯子口朝下放在桌上,翻动9次后杯口朝( ),翻动40次后杯口朝( )。翻动奇数次后杯口一定朝( ),翻动偶数次后杯口一定朝( )。
2.奇数+( )=奇数 ( )+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三)拓展练习:
1.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偶数-奇数=( ) 2.1+2+3+4+5+……50的结果是( )数. 教学反思:
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中,我引导学生用“算一算”、“想一想”的方法去发现规律,并进一步进行验证。然后,在小组内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说一说。并在学生了解了“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延伸,把加号换成了减号,在学生兴趣正深厚的情况下自主去探索发现规律,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节课,我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数学和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的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