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word版综合能力训练(二).doc

2016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word版综合能力训练(二).doc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3:06:29

一些,由C=知,电容减小,由Q=CU,电容器放电,由于二极管的特性,电容器放不出去电,故电容器电压不变,板间电场强度不变,质点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故选项D正确。 9.答案:(1)不需要 否 (2)BD (3)3.44 mm(每问2分)

解析:(1)本实验中,测量的是做功W与速度v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验证动能定理,Fs=mv2,由于给出了不同的位移,实际上是计算s与v的关系,因此不用计算拉力大小,也不用平衡摩擦力。(2)应减小遮光条的宽度使其能准确测出小车到达该位置时的速度以尽量减小误差,选项A错误;多测几次求平均值是减小偶然误差的好方法,选项B正确;由于不必测量滑块重力,也用不着求出绳子拉力,因此不必满足重物质量应当远小于小车质量,选项C错误;调节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轨道平行,这样使小车运行平稳,摩擦力保持不变,选项D正确。(3)读数为3 mm+22×0.02 mm=3.44 mm。

10.答案:(1)减小 (2)1.00(0.98、0.99、1.01均正确) (3)5(每问3分)

解析:(1)当滑动触头向下移动时,RL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I0不变,则电压表读数U=I0R总减小;

(2)当RL=0时,电流表读数增大至I0,此时电压表读数为0,则由甲图可知I0=1.0 A; (3)RL消耗的功率为P=IU=20I-20I2(W),则当I=0.5 A时,功率的最大值为Pmax=5 W。 11.答案:(1)vm= (2)PL= (3)Q1=mgs-

解析:(1)金属棒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金属棒达到最大速度,此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最大速度为vm,则速度达到最大时有

E=BLvm① I=②

F=BIL+mgsin θ③ 解得vm=。④ (2)PL=I2R⑤ 解得PL=。⑥

(3)设整个电路放出的电热为Q,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F·2s=Q+mgsin θ·2s+⑦ 由题意可知Q1=⑧ 解得Q1=mgs-。⑨

评分标准:本题共12分,其中③⑤⑦每式2分,其余每式1分。

12.答案:(1)1.5 m (2)60 N (3)

解析:(1)对小物块,在C点沿圆弧切线进入竖直光滑的半圆轨道恰能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①

则v1==3 m/s<5 m/s②

即小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由A到B有a==μg=3 m/s2③ 所以=2asAB,代入数值得sAB=1.5 m。④ (2)小物块从C到D,由动能定理知 2mgR=⑤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在D点有 FN-mg=m⑥

联立并代入数值得FN=60 N⑦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物块经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0 N。⑧ (3)小物块离开D点后做平抛运动, h=gt2⑨

将小物块在E点的速度进行分解得 tan θ=⑩

联立并代入数值得tan θ=。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其中⑧每式1分,其余每式2分。 13.答案:(1)CDE (2)(ⅰ)h (ⅱ)T0

解析:(1)当气体体积增大而内能不变时,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选项A正确;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对外做功,若同时吸收热量,且吸收的热量多于对外做的功,内能会增加,选项B错误;若气体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做功,且吸收的热量少于对外做的功,则其内能会减少,选项C正确;若外界对气体做功的同时气体向外放出热量,且放出的热量多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则气体内能减少,选项D正确;保持气体的压强不变,使气体做等温变化,则其内能不变,选项E正确。

(2)(ⅰ)设开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添加的水银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p0h=(p0+p)·h①

解得p=p0②

再加水银后,气体的压强变为p0+2p③

设第二次加水银后,气柱长为h',则有p0h=(p0+2p)h'④

解得h'=h。⑤

(ⅱ)气柱长度恢复到原来长度h,则有⑥ 解得T=T0。⑦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①④⑥每式2分,其余每式1分。 14.答案:(1)(ⅰ)(3,2) (ⅱ)6 cm(第(ⅰ)问2分,第(ⅱ)问3分)

(2)(ⅰ) (ⅱ)见解析

解析:(1)(ⅰ)波向左传播,由于t

(ⅱ)A点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s=3A=3×2 cm=6 cm。 (2)(ⅰ)如图,由几何关系θ1=30°,θ2=60°① 由折射定律n=。② (ⅱ)如图所示。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③处4分,其余每式3分。 15.答案:(1)BCE (2)(ⅰ)v0 (ⅱ)+3mg

解析:(1)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时,使产生的新核处于高能级,这时它要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所以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所以选项B正确;一个处于n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向外辐射n-1种光子,所以选项C正确;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光子说,所以选项D错误;发生光电效应后,饱和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所以选项E正确。

(2)(ⅰ)以运载物、第三级、第二级和第一级整体为研究对象,取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3m)v0=(M+2m)v1-m① 计算可得出v1=v0。②

(ⅱ)第二次点火过程,以运载物、第三级和第二级为研究对象,取向上为正方向, (M+2m)v1=(M+m)v2-m③ 可得v2=v0④

第三次点火过程,以运载物和第三级为研究对象,取向上为正方向, (M+m)v2=Mv3-m⑤ 可得v3=v0⑥

以运载物为研究对象,取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F-Mg)t=Mv3-Mv2⑦ 可得F=+3mg。⑧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①③每式2分,其余每式1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些,由C=知,电容减小,由Q=CU,电容器放电,由于二极管的特性,电容器放不出去电,故电容器电压不变,板间电场强度不变,质点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故选项D正确。 9.答案:(1)不需要 否 (2)BD (3)3.44 mm(每问2分) 解析:(1)本实验中,测量的是做功W与速度v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验证动能定理,Fs=mv2,由于给出了不同的位移,实际上是计算s与v的关系,因此不用计算拉力大小,也不用平衡摩擦力。(2)应减小遮光条的宽度使其能准确测出小车到达该位置时的速度以尽量减小误差,选项A错误;多测几次求平均值是减小偶然误差的好方法,选项B正确;由于不必测量滑块重力,也用不着求出绳子拉力,因此不必满足重物质量应当远小于小车质量,选项C错误;调节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轨道平行,这样使小车运行平稳,摩擦力保持不变,选项D正确。(3)读数为3 mm+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