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word版综合能力训练(二).doc
综合能力训练(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1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5·江西六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
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C.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
D.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笛卡尔
2.(2015·湖北武汉武昌区调研测试)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的同时,在离地面高H处有相同质量的另一物体B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距地面高h时速率都为v(两物体不会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h
B.物体A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大小是物体B落地时速度大小的2倍 C.物体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D.两物体落地前各自的机械能都守恒且两者机械能相等
3.(2015·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图中v、a、Ff和x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它们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4.(2015·湖北荆门调研)理论研究表明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火星探测器悬停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处时关闭发动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落到火星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火星的半径为R。若不考虑火星自转的影响,要探测器脱离火星飞回地球,则探测器从
火星表面的起飞速度至少为( )
A.7.9 km/s
B.11.2 km/s
C.
D.
5.(2015·河南实验中学月考)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M的小球A、B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一质量为m的小球C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等边三角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mg B.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为 C.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为mg D.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的轻弹簧的形变量为mg
6.(2015·湖北武汉武昌区调研测试)如图为一种获得高能粒子的装置,环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的匀强磁场(环形区域的宽度非常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可在环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A、B为两块中心开有小孔的距离很近的平行极板,原来电势均为零,每当带电粒子经过A板刚进入AB之间时,A板电势升高到+U,B板电势仍保持为零,粒子在两板间的电场中得到加速。每当粒子离开B板时,A板电势又降为零。粒子在电场中一次次加速使得动能不断增大,而在环形区域内,通过调节磁感应强度大小可使绕行半径R不变。已知极板间距远小于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形区域内匀强磁场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B.粒子从A板小孔处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绕行N圈后回到A板时获得的总动能为NqU
C.粒子在绕行的整个过程中,A板电势变化周期不变 D.粒子绕行第N圈时,环形区域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7.如图为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T1和降压变压器T2向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R=10 Ω,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副线圈与纯电阻用电器组成闭合电路,用电器电阻R0=11 Ω。若T1、T2均为理想变压器,T2的副线圈两端电压表达式为u=220sin 100πt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中的电流变化频率为100 Hz B.通过用电器的电流有效值为20 A C.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 650 W
D.当用电器的电阻R0减小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小
8.(2015·湖北武汉武昌区调研测试)正对着且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连接在如图电路中,板长为l,板间距为d,在距离板的右端 2l 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 M。D为理想二极管(即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将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正中间,闭合开关S,让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从两板左端连线的中点N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未碰极板,最后垂直打在 M 屏上。在保持开关S闭合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质点在板间运动的过程中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过程中速度变化相同 B.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
C.若仅将滑片P向下滑动一段后,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
D.若仅将两平行板的间距变大一些,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13~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9.
(6分)(2015·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联考)如图是某同学做“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直轨道上的O点,用同一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各位置A、B、C、D、E、F、G(图中只标出了O、G)离O点的距离d分别为8 cm、16 cm、24 cm、32 cm、40 cm、48 cm、56 cm。
(1)该实验是否必须测量重物的重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该实验是否必须平衡摩擦力: (选填“是”或“否”)。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增大遮光条的宽度使其宽度的测量的相对误差尽量小 B.同一d值的测量多测几次以减小偶然误差 C.重物质量应当远小于小车质量
D.调节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轨道平行
(3)用游标卡尺测得此装置中的遮光条的宽度d= mm。
10.(9分)(2015·山东理综)
甲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恒流源可为电路提供恒定电流I0,R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某同学利用该电路研究滑动变阻器RL消耗的电功率。改变RL的阻值,记录多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得到如图乙所示的U-I关系图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