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科学 五年制教学大纲(2014.1)
6.治疗:急性和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自学心脏解剖学
2.典型病例示教(包括X光片,心脏彩超等)
第十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和病理。 3.了解发病机制。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定义和分类。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病理:常见致病菌。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
脏病的病人。赘生物的结构特点,血管变化和栓塞现象。
3.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心脏杂音、周围体征、脾大和贫血)。 4.并发症 心脏并发症,动脉栓塞,细菌性动脉瘤,转移性脓肿,神经系
统并发症和肾损害。
5.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象尿液。免疫学检查。血培养为最重要的方法,
应提出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X线、ECG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重要性。
6.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热一周以上,血培养阳性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
值。应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他发热性疾病相鉴别。
7.治疗和预防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用药原则。外科治疗,手术指征。口腔、上呼吸
道手术或操作及泌尿、生殖和消化道手术或操作的抗菌素预防。纠正和治疗心脏病,注意卫生,清除感染病灶等。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及自学内容
1.典型病例示教
2.自学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
第十二章 心肌及心包疾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了解心包炎的类型、病因和病理。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急性心包炎
1.急性心包炎病因:急性非特异性、感染性(我国结核仍多见),自身免疫
性,结缔组织病,肿瘤,代谢病,物理因素,邻近器官病变和其他。
2.病理和病理生理:纤维蛋白性和渗出性心包炎。
3.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纤维性心包炎所致的胸痛、呼吸困难、心包摩
擦音和心包积液的症状和体征;渗出性心包炎的症状和体征;心包压塞所致的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奇脉、大量心包积液体征。
4.实验室检查:化验,X线检查,ECG,超声心动图,心包穿刺和心包活检。 5.主要病因分类:简述非特异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肿瘤性心包炎,化
脓性心包炎,心脏损伤后综合征。
6.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合
各急性心包炎病因类型的特征以及心包穿刺与心包活检。
7.治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心包穿刺与切开引流、心包切除术。 (二)缩窄性心包炎
1.病因:主要是结核,多由急性演变而来。
2.病理和病理生理:心包钙化、粘连、增厚,心房和心室充盈受阻。 3.临床表现:左右心(主要是右心)舒张受限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4.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
5.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肝硬化、心力衰竭及限
制性心肌病鉴别。
6.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尽早实行心包切除术的重要性。 (三)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诊断标准和治疗 (四)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及自学内容 1.典型病例示教
2.自学心包炎的类型、病因;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药物性心肌病等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总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 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的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二.计划学时数 0.5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消化系统疾病的的诊断 (1)病史和症状诊;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化验检查; b.内镜检查;
c.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X线检查,CT和MRI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PET检查等;
(4)活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 (5)脏器功能试验;
3.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四.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概况,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变化。
2.熟悉: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念、Barett食管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疗措施。 二、计划学时数 1.5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
1.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念、内镜分型。 2.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概况。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1)食管抗反流屏障:LES(长度、压力、一过性松弛)、膈肌脚、膈食管韧带、His角等。
(2)食管清除作用:容量清除、唾液中和作用。 (2)食管粘膜屏障。粘液层-上皮层-粘膜下层屏障。
2.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胃酸、胃蛋白酶、十二指肠液内容物,等。食管的内脏感知功能变化。 (三)病理变化
1.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变化。 2.Barrett食管的定义和病理变化。 (四)临床表现
1.反流和反流物引起的食管症状:反酸、反食、反胃;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
2.反流物引起的食管外症状:慢性咳嗽、咽喉炎、哮喘、吸入性肺炎,等。 3.其他症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