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内科学 五年制教学大纲(2014.1)

内科学 五年制教学大纲(2014.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2:07:53

1. 病因和发病机理:指出COPD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着重说明

机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对发病的关系,包括吸烟,职业粉尘,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因素。

2.病理:指出COPD病理变化特征,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的过

程及其病理变化特征。

4.病理生理:阐述COPD的肺功能改变,包括通气障碍、残气增多、肺泡膨

大,内压升高,毛细血管受压以及毛细血管床减少。从而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出现呼吸衰竭。

5.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6.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2)肺功能检查对诊断COPD有重要意义。

(3)实验室检查:指出痰细菌学,血液检查及血气分析的临床价值。 7.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根据国家制定的诊断标准,并注意排除其他心肺慢性

疾病后。

8.鉴别诊断:着重COPD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肺癌等的

鉴别。

9.并发症:肺部急性感染,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0.治疗:

(1)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A.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治疗地点。 B.支气管舒张药 C.控制性氧疗 D.抗生素 E.糖皮质激素

(2)稳定期的治:疗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为主 A.戒烟,脱离污染环境 B.支气管舒张药

C.祛痰药

D. 糖皮质激素:对重度极重度,反复加重的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

E.家庭氧疗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典型病例示教,包括X线胸片、肺功能等。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

其他检查(X线检查和心电图)。掌握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措施。 2.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并发症。 二、计划学时数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定义、流行病学。

2.病因 支气管、肺病变;胸部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其他 3.发病机制 (1)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原因(着重于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

能性因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的原因 (3)其它重要脏器损害

4.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主要为呼吸衰竭,可有右心衰竭、

心律失常

5.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血液检

查的价值。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X线、EKG、超声心动图

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与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鉴别要点。 7.治疗 (1)急性加重期 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等。

(2)缓解期的治疗 略述

8.并发症 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

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9.预后 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发作致肺功能损害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

积极治疗可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典型病例临床示教与讨论。 2.缓解期的处理,本病的预防。

第四章 支气管哮喘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2.熟悉本病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病情分度的标准。

3.掌握本病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不同程度病情的处理措施。 4.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二、计划学时数 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哮喘的定义、临床特点: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熟悉全球性哮喘防治倡议(GINA)。 2.病因及发病机制

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制等因素的相

互作用。

3.症状 常见临床表现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运动性哮喘等。 4.体征 包括轻度与危重度哮喘发作时的体征。 5.实验室检查

血液与痰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

线或CT检查、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6.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作诊断,必要时做肺功能测定,支气管激发试

验和支气管扩张试验。根据症状、体征、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等进行非急性发作期与急性发作期病情分度,同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心源性哮喘(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3)支气管肺癌(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7.并发症 发作时注意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病可致慢

支并感染、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8.防治 认识治疗哮喘的最终目的是长期使用最小剂量药物使患者症状得到

良好控制,并降低未来疾病风险。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

a.支气管舒张药物的品种及其作用机制 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药

b.抗炎药的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 c.其它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等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根据病情分度处理(包括重度哮喘的处理) (4)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根据病情分度处理 (5)哮喘缓解期的教育与管理

锻炼身体、去除诱因、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脱敏治疗、引用色甘酸

钠、酮替芬等。

9.预后

坚持缓解期处理可减轻发作或达到长期缓解甚至痊愈。病情重、气道高反应性易复发、伴发COPD、肺源性心脏病等提示预后不良。长期抗炎治疗对哮喘的积极意义。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熟练掌握哮喘的定义,熟悉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原则等。 2.熟悉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搜索更多关于: 内科学 五年制教学大纲(2014.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病因和发病机理:指出COPD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着重说明机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对发病的关系,包括吸烟,职业粉尘,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因素。 2.病理:指出COPD病理变化特征,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的过程及其病理变化特征。 4.病理生理:阐述COPD的肺功能改变,包括通气障碍、残气增多、肺泡膨大,内压升高,毛细血管受压以及毛细血管床减少。从而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出现呼吸衰竭。 5.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6.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2)肺功能检查对诊断COPD有重要意义。 (3)实验室检查:指出痰细菌学,血液检查及血气分析的临床价值。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