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红的画
《苏红的画》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想办法”。这篇课文写了苏红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弄脏了,又在爸爸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课文行文简洁流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结构严谨,首尾对照呼应。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道理的同时,要抓住“满意、端详”等重点词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另外通过国培学习,我知道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要以识字学词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苏、祥、幅”等1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 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难点: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设疑激趣
1.课件演示苏红的画并质疑: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为什么第二幅画上多了一只小花狗呢?今天我们学过课文《苏红的画》,大家就会明白啦!板书课题(这个小朋友叫什么?标拼音su,苏在这里是姓。)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把语文书轻轻地翻到46页。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这些生字宝宝你会读了吗?同桌之间互相认一认,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2、老师看到你们同桌之间合作这么好,读的这么认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 )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 )了,在( )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 )的画。 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瞧,这就是苏红画的画,她都画了什么?她对这幅画满意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吗? (端详是什么意思?请你端详这幅画。)
2、同学们快看,发生了什么事?可是好好的一幅画怎么会被弄脏呢?请你默读2到4自然段。
3、画是怎么被弄脏的?真可惜,那么此时苏红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朗读1到4自然段,要读出苏红的满意与难过。
4、“来不及”是什么意思?是呀这幅画对苏红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是你能不伤心流泪?把自己想成是苏红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谁来读。
5、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怎么办呢?看这幅画发生了什么变化?谁帮苏红想的办法?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吗?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爸爸在看什么呢? “苏红想了想”,她在想什么?她想后是怎样画的? “懒洋洋”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苏红满意地笑了,她为什么会笑?
6、爸爸说了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说明爸爸和苏红肯动脑筋?课文中所写的“坏事”指什么事?“好事”指什么事?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爸爸的话,把它记在心里。
7、苏红的画获奖了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8、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或者是你听说过这样的事吗? 四、畅谈收获: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 结:相信同学们在今后再遇到问题一定会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学会要写的十个字。
板书设计:
7苏红的画
坏事—-变—-好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