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徐州市2019年中考冲刺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2)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4)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是感激,__________。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用典故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 (3)水击三千里 (4).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 (4)猥自枉屈 (6).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 咨臣以当世之事 (8). 遂许先帝以驱驰 (9). (5)持节云中 (10). 何日遣冯唐 【解析】
【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抟”“猥”“咨”等字词的书写。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lǚ) 迁徙(xǐ) 因地置(zhì)宜 杳(yǎo)无消息 A. 褴褛....(wú)宁 嫉(jí)妒 浑身解(xiè)数 硕果累累(lěi lěi) B. 毋.....
ng) 锃ng)亮 言简意赅(jì(zè(gāi) 耳濡(rú)目染 C. 遒劲....n)古 心无旁骛o)乱 (hé) 亘(gè(wù) 眼花潦(liáD. 干涸....【答案】C 【解析】
i léi;D.潦—缭。 【详解】C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A.置—制;B.累累...lěi lěi—lé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境由心造”,优美的意境是如此,懊丧的困境有时也是如此。一个孩子,早晨不小心摔坏了一个玩具,下午爸爸妈妈临时有事不带他到公园去玩了,他就会觉得日月蒙尘、天地无光。等到长大后一想,这算什么事呢!
其实你所遇到的困境也是如此,把自以为突不破的困难一个个收拢起来吓唬自己,把自己吓得( )。 你吓唬自己的方法,是先设想一个成功者的范本,然后一条条地与自己比,把自己比得( )。按照你的这种对比方法,天地间没有什么东西站得住了。泰山会叹息:“我比世界屋脊矮了那么许多”;黄河会自卑:“在辽阔的太平洋面前,我只是一道浊流”……
退一万步说,如果你确实处处不如人,遇到了比别人大得多的困难,那也应该发挥生命的主动性,改变这种情况。你还那么年轻,一切都可以改变,一切都可以创造,一切不利因素都有可能转变成有利因素。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迎接困难的,看到了一个个困难,心里就特别踏实,所以这才像活着。如果一时找不到困难,这倒反而心里发虚,怀疑自己是否在梦中。即便遇到乍一看无法克服的困难,也咬着牙齿一个个克服,这才是一个强者的生活。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垂头丧气 自愧不如 甘拜下风 一无是处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垂头丧气 一无是处
(2)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迎接困难的,看到了一个个困难,心里就特别踏实,因为这才像活着。 【解析】
【详解】(1)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自愧不如:自己惭愧不如别人。甘拜下风: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一无是处: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从语境分析,“把自
己吓得”的下文应该突出一种状态,所以填“垂头丧气”。根据上文的内容,“把自己比得”下文应该突出一种无能的情形,所以填“一无是处”。而“自愧不如、甘拜下风”都是心理活动。
(2)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迎接困难的,看到了一个个困难,心里就特别踏实”的结果,而“这才像活着”是原因。所以要把“所以”改为“因为”。
4.下列文学常识与文化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
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 B. 《海底两万里》中的海底世界,奇幻美妙令人迷醉,然而土著围攻、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一个个凶险的遭遇又令人惊心动魄;《儒林外史》里的周进和范进是“腐儒”的代表,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周进因为范进的文章确有许多可取之处,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举人;《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都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鲁智深则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C.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影响深远,世称“诗圣”;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俱佳,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 D.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兜鍪”,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南冠”为俘虏的代称;古时男子20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常用“冠”“加冠”表示成年。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世说新语》的编者是刘义庆;B.周进可怜范进,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并非范进的文章写得好;且取范进为秀才,不是举人。C.杜甫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不幸犯东坡、半山之癖,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虽霜天黑月,纷庞
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其他如《史记》、杜诗、《水浒传》、元人杂剧畅心之书,又皆素所属厌。且病余之人,精神眼力几何,焉能兀兀长手一编?邻有朱叟者,善说书,与俗说绝异,听之令人脾健。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娓万言不绝,然久听亦易厌。
余语方子公,此时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脾之困结,一时遣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
(《游惠山记》袁宏道)
5.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共三处。 而 此 地 去 惠 山 最 近 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举身如坐热炉( ) .(2)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 ) .(3)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 ) .(4)至是益勃勃矣( ) .
7.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宫室、器皿、人物 ②尽日惟以读书为事 A. ①为.. ②佛印绝类弥勒 B. ①娓娓万言不绝..观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C. ①然书浅易者既不足..惠山最近 ②信宿始去 D. ①而此地去..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 (2)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9. 结合文意,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讲“读书”“听说书”之事目的是表现作者病愈之初百般无聊的状态,为下文写游惠山之乐做铺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