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
E.人口数量
5.货币政策的特点有( ACE )。
A.属于总量调节政策 B.属于个量调节政策 C、属于需求管理政策 D、属于供给管理政策 E.属于宏观经济政策
6.中央银行扩展时期的特点主要有( )。
A、逐步集中货币发行权 B、为适应客观需要而设立 C.活动重心在于稳定货币 D.建立健全中央银行体制 E.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 7.复合中央银行制的主要形式有( CD )。 A、一元中央银行制 B.二元中央银行制 C.一体式中央银行制 D、混合式中央银行制
E,跨国金融监管体制
8.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BCDE )方面。 A、财政政策要求货币政策配合 B。货币政策争取财政政策的配合
C、经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点 D.中央银行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E、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规律
9.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既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不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 具的是( ACE )。
A、流动性比率控制 B.公开市场业务 C.利率最高限额 D、消费者信用控制 E、窗口指导 L0.《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资本的定义 B、.资产的风险权重 C、资本充足率 D.资产流动性比率 E.存款保险制度
五、简答(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24分)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2,各国法律对中央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共同的限制性规定? 3.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外部经济环境。 4.简述中央银行对外债借人管理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20分)
试论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
试卷代号:106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金融学专业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本大题共16分)
1.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提取现金和转账结算的要求而持有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2.骆驼评级体系:美国银行评级制度的俗称。该制度主要从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收益状况和流动性等五个方面评估银行的经营状况。因为这五个方面英文的第一个字母分别是C、A、M、E、L而得名。
3.跨国中央银行制: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建立的中央银行。这类中央银行发行联盟
21
内统一的货币,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
4.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等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二、判断(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1.X 2。X 3.√ 4.√ 5.√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C 2.D 3.C 4.A 5.D 6.C 7.A 8.D 9.D 10.C 四、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
1.BC 2.ABCD 3.ABCD正 4.ABCD 5.ACE 6.BCE 7.CD 8.ABCDE 9.ACE 10.ABCD 五、简答(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24分)
1.(1)银行券的发行问题。(扼要解释,1.5分) (2)票据交换问题。(扼要解释,1.5分)
(3)最后贷款人问题。(扼要解释,1.5分) (4)金融管理问题。(扼要解释,1.5分)
2.(1)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业务。(1分) (2)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非自用)买卖业务。(1分) (3)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抵押放款业务。(1分) (4)不得直接对个人和企业发放贷款。(1分) (5)不得收买本行股票。(1分)
(6)不得以本行的股票为抵押进行放款。(1分)
3.(1)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要求扼要解释,2分) (2)完备的金融市场。(要求扼要解释,2分)
(3)企业与银行的行为市场化。(要求扼要解释,2分) 4.(1)外债总规模的管理。(要求作必要的说明,1分) (2)债务结构的管理。(要求作必要的说明,1分) (3)货币结构的管理。(要求作必要的说明,1分) (4)期限分布的管理。(要求作必要的说明,1分) (5)利率结构的管理。(要求作必要的说明,1分)
(6)筹资市场分布的管理。(要求作必要的说明,1分) 六、论述(20分)
每个要点都要求展开论述,根据论述情况确定得分,只答对要点给基本分。 作用机制:
(1)通过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1—3分) (2)通过影响利率水平和结构来调控经济。(1~4分) 优点:
(1)具有精确性(可以微调)。(1~3分) (2)具有灵活性。(1~3分)
(3)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1~3分) 缺陷:
(1)需要有一个发达的国债市场。(1~2分)
(2)需要有一个与国债市场相连的、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1~2分)
2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