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用。
4、教师巡视,相机了解学生想出了哪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 5、全班交流并展示学生们想出来的方法,看看这些方法效果怎样。
6、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大家想了各种办法,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大家想的办法有的效果不是太好,如用嘴吹,利用风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有的效果比较好,如只用一块磁铁就使小车运动起来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验一下,如何用磁铁使小车运动起来。
三、实验探究:不接触小车,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 1、实验材料:一辆小车、一块条形磁铁。
2、实验方法:把小车平放在桌面上,手拿一块条形磁铁,把条形磁铁的一端,对着小车慢慢靠近,利用磁力使小车移动。然后再换磁铁的另一端试试。
3、实验要领:在实验中要把握好条形磁铁靠近小车的位置和手拿磁铁移动的速度,不要忽快忽慢。这个实验可以多做几次,效果会更好。
4、学生实验之后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情况,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不接触小车,也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5、教师再次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拿的是条形磁铁做实验,那么其它形状的磁铁,是不是也能做出同样的效果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选一种形状的磁铁,再来做一做实验,看看效果怎么样?
6、学生做完实验之后,交流试验情况,教师引导:看来不论用什么形状的磁铁,都能不用靠近小车使小车运动起来。实验做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磁铁不用靠近小车,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7、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作出小结: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使小车运动起来,利用的是磁力。因为磁铁有磁力,磁力可以吸引铁,小车就是用铁片制作而成的,所以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8、教师引导:下面我们继续来试一试,在小车和磁铁中间隔着一些物体,磁铁还能让小车动起来吗?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纸张、塑料片、布片、餐巾纸等较薄的物品。
9、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边实验边观察实验的现象,完成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加以提示。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磁铁隔着这些物品,为什么还能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使小车运动起来?
10、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刚刚我们说到了磁铁有磁力,只要在磁力的范围之内,磁铁都可以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使小车运动起来。虽然小车和磁铁之间隔着其他东西,但是并不影响磁铁磁力的作用。
四、课堂拓展
1、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磁铁吸引物体靠的是磁力,磁铁还能够隔空、隔物吸铁。了解了磁铁的这一特性,下面我们来玩一玩“蝴蝶飞”的游戏。
2、出示材料:剪刀、纸片、回形针、细线、磁铁。 3、介绍制作方法:
先把纸片剪成蝴蝶形状,再在中间夹上回形针,然后用细线系上,一个漂亮的小纸蝴蝶就完成了。
4、玩法:同桌合作玩这个小游戏,一人抓住细线,另一人拿着磁
铁去吸引纸蝴蝶,并不停的移动小磁铁,这只蝴蝶就会飞起来了。
五、板书设计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磁铁利用磁力吸引物体
第3课 磁铁的两极
【科学教学目标】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3、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4、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教学重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难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器材准备】
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