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QC诊断师培训学习提纲 - 图文

QC诊断师培训学习提纲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3:23:24

施,实施后不产生环境、安全等问题,不会违犯法律、法规。

(3)经济性:即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同时考虑获得的经济效益。 (4)时间性:能在较短时间完成,不影响正常施工和合同工期。 二、制订对策计划

1、策划实现对策的措施

对策确定之后,要认真研究实现对策要采取那些措施。

对策是总的要求,是方案性的,必须是简明扼要的一、二句话。

措施是针对对策的具体展开,也就是具体做法,具有可操作性。考虑得越周密、越具体、操作性越强,就越能指导实施。

2、设定对策的目标

其主要目的是检验对策的实施结果,判断实施的有效性。设定对策目标时,要按以下要求:

(1)目标不宜过多,且必须与对策相对应;

(2)应以判别标准时的指标值作为制订对策时的目标; (3)目标要具体,并尽可能量化。 3、制订对策表

(1)按照5WIH的要求制订对策表,其表头包括: 对策(what)—做什么,即针对要因确定的对策; 目标(why)—对策应达到的目标;

负责人(who)—谁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地点(where)—实施地点

时间(when)—具体的完成时间 措施(hoco)—具体做法。 (2) 对策表的格式 (3) 对策表 序号 要因(项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目) 1 2 … 上表中,前四项要因、对策、目标、措施位臵不能变动,萁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后者回应前者,改变位臵后就达不到相互回应的要求。

第七节 实施对策

实施对策的基本要求如下:

1、按照“对策表”的要求逐一实施。必须一个对策一个对策地实施,以显示其针对性和逻辑性。

实施对策应与制定的对策相对应,如针对“对策一”为“实施一”,针对“对策二”为“实施二”……,依次类推。

2、实施过程要认真做好记录,以便为最后整理成果报告提供依据。

成果报告中对实施过程的描述,既要有文字描述,又要铺以数据和图表,体现图文并茂。

3、每条对策实施完成后,要进行阶段性检查,作实施效果评价。即与对策表中的“目标”进行比较,以明确对策的有效性。

13

4、每条对策实施后,还需对是否影响安全与环境,是否影响相关质量、工程管理、工程成本等进行检查,如给上述工作带来了负面作用,则应考虑是否需修订措施,或考虑更加恰当的对策。

5、实施活动要群策群力,体现全员参加的原则。

第八节 效果检查

一、如何进行效果检查

目的;验证和确认小组活动后的总效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值。 方法:主要是对比的方法。包括

1、把实施完成后所取得的数据,与实施前的现状进行对比。一般可列表用数据直接对比。也可以重新收集数据,画一张新的排列图进行对比。

2、与设定的目标值进行对比

(1)画出柱状图进行效果对比, (2)画折线图进行效果对比,

(3)用直方图和过程能力指数Cpk进行对比。 3、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

例如,对生产、安全、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看是否会带来副作用或相关的影响。

4、效果检查结果的处理

如果效果检查结果令人满意,达到了课题目标,则可以进到下一阶段,即:制订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的程序。

如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则要认真分析,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所制订的对策措施,不能解决由要因产生的质量问题。或实施中遇到困难,无法达到对策目标的要求。

(2)原因分析不全面,分析层次不够,有的主要原因未分析出来。 (3)要因确认方法不正确,带主观片面性,真正的要因给剔除掉了。 解决的办法,是返回到原因分析程序,一步一步进行检查和分析。 二、效益的计算确认 1、经济效益的计算

经济效益的期限,只计算活动期(包括巩固期)内所产生的效益。 2、实际效益的计算

其公式为:实际效益=产生的收益—投入的费用 3、社会效益的确认

有的QC小组在绿色文明施工、改善环境,为顾客服务、诚信等方面,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对提高人的素质,推进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成果的取得,也要给予肯定和确认。

另外,各方面取得的效益,都应有权威部门的认证材料。

新技术成果、一些技术数据等,应有技术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 取得的经济效益,应有财务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

取得的社会效益,应有建设行政机关、业主、监理、用户等出具的证明材料。

第九节 制订巩固措施

目的:

把经过小组活动证明是有效的对策措施,形成制度、标准,以巩固已经取得

14

的成果,防止问题再发生。

一、制订巩固措施的方法

1、把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措施形成(或纳入)标准。

这里说明的标准是广义的标准,它可以是技术标准、施工工法、管理制度、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2、形成制度、文件等,必须按照企业的文件控制程序办理。要向企业主管部门申报、审批,认可后执行。

二、成果的巩固、维持

1、经修订被批准的新标准必须正确执行。

小组成员要深入现场跟踪检查,确认新标准、制度是否已被有效执行,成果是否真正得到了巩固。

2、巩固期内要及时收集相关数据,以确认效果是否能维持在良好水平上。 对取得的数据,要运用图表来分析,以了解成果是否真正得到巩固。

第十节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一、活动的总结 目的:

肯定成绩,总结成功经验,以利今后更好地开展活动。

指出不足,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今后活动中少走弯路。 一般说来,总结可以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小组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 1、专业技术方面

在专业技术上如:施工工艺改进、科技攻关,技术创新以及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学到了那些新的专业知识,得到了那些启发和提高。

2、管理技术方面

对PDCA循环的活动程序,用数据说话以及工具应用方面有那些收获和提高,对小组成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那些帮助和提高。

3、小组综合素质方面

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1)质量意识是否得到了提高;

(2)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方面是否有所提高; (3)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4)统计方法的应用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5)团队精神是否树立和增强; (6)工作干劲和热情是否高涨;

(7)是否有开拓创新精神。小组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可以对各项目估计得分,并画出一张评价表。根据活动前后的评分绘制简单的雷达图,以便一目了然地展示出活动前后的对比情况。

二、下一步打算

小组可以对下一步打算进行策划,提出新的课题和目标,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关键少数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看原来的次要问题是否继续影响到质量,如对进一步提高质量有影响,则可作为下次活动的课题。

2、将最初选择课题时曾经考虑过的课题,找出适合小组解决的问题,列入下一次活动课题。

15

3、根据小组的具体情况,如工程项目特点、施工难点、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选择新课题。

第十一节 问题解决型指令性目标课题的活动程序

一、问题解决型指令性目标课题的活动程序,与自选目标的活动程序,不同之处是:P阶段没有“现状调查”这一步骤,而增加了“目标可行性分析”的步骤。其程序流程图见图3-28。

二、指令性目标与自选目标课题的活动程序不同,主要是P阶段中没有“现状调查”这一步,因为:

1、它的目标是上级以指令方式下达的,小组就不要再设定目标了。小组活动时,显然没有必要专门为设定目标而进行现状调查、提供依据了。它要做的就是执行上级的活动目标。

2、活动程序中,增加了“目标可行性分析”这一步骤。因为目标是上级下达的,现状与目标的差距有多大,差距的主要症结在那里,实现课题目标存在什么问题等都需要认真分析。而且可行性分析必须用数据说话,并运用统计工具和必要的图表加以说明。

3、为了分析现状与目标之间存在多大差距,差距的主要症结在那里,同时为下一步的原因分析提供依据(结果),小组仍然有必要认真收集数据,做类似于现状调查的工作,但程序中不再列出“现状调查”这一步骤。

指令性目标与自选目标的程序除在计划阶段不同外,其它阶段的程序是相同的,具体见本章前面有关内容。

第四章 “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

(一)定义

“创新型”课题QC小组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工具或服务,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二)“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主要区别 1、立意不同。“创新型”立足于研制原来没有的产品、项目、软件、方法以及材料等;而“问题解决型”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或提高。因此,选题在立意上突破常规、追新求变的,应选择“创新型”;选题在提高或降低现有水平,达到规定要求或水平的,则应选择“问题解决型”。 2、过程不同。

“创新型”课题是对过去没有发生过、或是本小组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而开展的活动,没有历史数据参考,也就没有现状可查,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而“问题解决型”则必须对现状数据(信息)进行收集调查,并加以分析清楚。 3、结果不同。

“创新型”课题从无到有,即由活动前不存在的事件或产品,经过活动后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加经营业绩的增值点。

而“问题解决型”课题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或降低,是在逐步达到更加完美的结果。

4、工具方法应用上有较大差异。

“创新型”课题运用更多的是“非数据分析工具”(情理型),如头脑风暴法,亲和图、系统图、PDPC法、正交试验法等。 “问题解决型”则以“数据分析工具”为主,“非数据分析工具”为辅,如排

16

搜索更多关于: QC诊断师培训学习提纲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施,实施后不产生环境、安全等问题,不会违犯法律、法规。 (3)经济性:即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同时考虑获得的经济效益。 (4)时间性:能在较短时间完成,不影响正常施工和合同工期。 二、制订对策计划 1、策划实现对策的措施 对策确定之后,要认真研究实现对策要采取那些措施。 对策是总的要求,是方案性的,必须是简明扼要的一、二句话。 措施是针对对策的具体展开,也就是具体做法,具有可操作性。考虑得越周密、越具体、操作性越强,就越能指导实施。 2、设定对策的目标 其主要目的是检验对策的实施结果,判断实施的有效性。设定对策目标时,要按以下要求: (1)目标不宜过多,且必须与对策相对应; (2)应以判别标准时的指标值作为制订对策时的目标; (3)目标要具体,并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