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劝学学案1

劝学学案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9:12:30

高二对口语文 编写:刘晓蓓

《劝学》学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的识记、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文中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内容分析】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劝勉、鼓励”的意思。所以题意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掌握字音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 )槁( )暴 ( ) 金就砺( )则利 参省( )( )知( )明而行无过 须臾( )( ) 跂( )彰( )舆( )马 生( )非异 跬( )步 骐骥( )( ) 驽马( ) 锲( )而不舍 朽木不折( ) 镂 ( ) 螯( )蛇鳝( ) 2、 解释词义

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物也。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知明而( )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 )思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 积善成德,而(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虽有( )槁暴( ),不复挺者。 君子生( )非异也。 则知( )

明而行无过矣 。

高二对口语文 编写:刘晓蓓

《劝学》学案二

一、导入并检查预习效果 二、朗读课文,注意语气与节奏 三、文本品读

1、归纳课文的内容要点,列出结构框架 第一段:中心论点:

第二段:学习的意义:(四喻) 第三段:学习的作用:(五喻) 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一喻) 2、总结文章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比喻论证 :

正反对比论证:

3、思考交流 :

《劝学》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 4、积累梳理 (1) 通假字

(2) 词类活用

① 假舆马者,非利( )足也 ②非能水( )也。 ③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 ④上( )食埃土,下( )饮黄泉 ⑤用心一( )也

(3)特殊句式

①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搜索更多关于: 劝学学案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二对口语文 编写:刘晓蓓 《劝学》学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的识记、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文中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内容分析】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