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从A-接受电子的氧化剂叫做次级电子受体 4、植物吸收氮的主要形式: 铵盐直接合成氨基酸
硝酸盐经代谢还原形成铵态氮被利用 5、C3途径的总反应式:
3CO2+5H2O+9ATP+6NADPH GAP+9ADP+8Pi+6NADP++3H+ 四、选择 五、简答题
1、植物吸水有哪几种方式? 答:植物吸水主要有三种方式:
⑴渗透吸水指由于ψs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如根系吸水、气孔开闭时保卫细胞的吸水主要为渗透吸水。
⑵吸胀吸水指由于ψm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中含有较多衬质(亲水物体),它们可以氢键与水分子结合,吸附水分。
⑶降压吸水指由于ψp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如蒸腾旺盛时,木质部导管和叶肉细胞(特别是萎蔫组织)的细胞壁都因失水而收缩,使压力势下降,从而引起细胞水势下降而吸水。失水过多时,还会使细胞壁向内凹陷而产生负压,这时ψp<0,细胞水势更低,吸水力更强。
2、适当降低蒸腾的途径有哪些? 答:⑴减少蒸腾面积
如移栽植物时,可去掉一些枝叶,减少蒸腾失水。 ⑵降低蒸腾速率
5 / 7
如在移栽植物时避开促进蒸腾的高温、强光、低湿、大风等外界条件,增加植株周围的湿度,或复盖塑料薄膜等都能降低蒸腾速率。
⑶使用抗蒸腾剂,降低蒸腾失水量。
3、植物缺素病症有的出现在顶端幼嫩枝叶上,有的出现在下部老叶上,为什么?举例加以说明。
答: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根据它在植株内能否移动和再利用可分为二类。一类是非重复利用元素;一类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在植株旺盛生长时,如果缺少非重复利用元素,缺素病症就首先出现在顶端幼嫩叶上,例如,大白菜缺钙时心叶呈褐色。如果缺少重复利用元素,缺素病症就会出现在下部老叶上,例如,缺氮时叶片由下而上褪绿发黄。
4、C4植物叶片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答:C4植物的光合细胞有两类: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BSC)。C4植物维管束分布密集,间距小(每个叶肉细胞与BSC邻接或仅间隔1个细胞),每条维管束都被发育良好的大型BSC包围,外面又为一至数层叶肉细胞所包围,这种呈同心圆排列的BSC与周围的叶肉细胞层被称为克兰兹(Kranz)解剖结构,又称花环结构。C4植物的BSC中含有大而多的叶绿体,线粒体和其它细胞器也较丰富。
BSC与相邻叶肉细胞间的壁较厚,壁中纹孔多,胞间连丝丰富。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叶肉细胞与BSC间的物质交换,以及光合产物向维管束的就近转运。此外,C4植物的两类光合细胞中含有不同的酶类,叶肉细胞中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以及与C4二羧酸生成有关的酶;而BSC中含有Rubisco等参与C3途径的酶、乙醇酸氧化酶以及脱羧酶。在这两类细胞中进行不同的生化反应。
5、为什么C4植物的光呼吸速率低?
答:(1)维管束鞘细胞中有高的CO2浓度C4植物的光呼吸代谢是发生在BSC中,由于C4途径的脱羧使BSC中CO2浓度提高,这就促进了Rubisco的羧化反应,抑制了Rubisco的加氧反应。
6 / 7
(2)PEPC对CO2的亲和力高由于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PEPC对CO2的亲和力高,即使BSC中有光呼吸的CO2释放,CO2在未跑出叶片前也会被叶肉细胞中的PEPC再固定。
6、EMP途径产生的丙酮酸可能进入哪些反应途径?
答: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的化学性质十分活跃,可以通过各种代谢途径,产生不同的反应。若继续处在无氧的情况下,丙酮酸就进入无氧呼吸的途径,转变为乙醇或乳酸等;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通过三羧酸循环逐步脱羧脱氢,彻底氧化分解为CO
2和水;丙酮酸也可参于氮代谢用于氨基酸的合成等。 7、简要说明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答:(一)酸生长理论:①原生质膜上存在着非活化的质子泵,生长素作为泵的变构效应剂,与泵蛋白结合后使其活化
②活化了的质子泵消耗能量将细胞内的H+泵到细胞壁中,导致细胞壁基质溶液的pH下降
③在酸性条件下,H+一方面使细胞壁中对酸不稳定的键断裂,另一方面使细胞壁中的某些多糖水解酶活化或增加,从而使连接木葡聚糖与纤维素微纤维之间的键断裂,细胞壁松弛
④细胞壁的松弛使细胞的压力势下降,导致细胞的水势下降,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
(二)基因活化学说:生长素与质膜上或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后,会诱发形成三磷酸肌醇,三磷酸肌醇打开细胞器的钙通道,释放液泡等细胞器中的Ca2+,增加细胞溶质中Ca2+水平,Ca2+进入液泡,置换出H+,刺激质膜ATP酶活性。使蛋白磷酸化,于是活化的蛋白质因子与生长素结合,形成了蛋白质—生长素复合物。再转移到细胞核,转录特殊的mRNA运至细胞质,最后在核糖体上翻译出与细胞生长相关的蛋白质。
7 /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