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五课制作角色动画
第五课 制作角色动画
一、教材分析:
《制作角色动画》是选自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第五课。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元件的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展开的又一次学习,是图形元件的一个深入学习。本课知识点较集中,首先以创建与复制元件为主,但也涉及到一些基本技巧,如制作卡通主板的眼睛、眉毛、鼻子等内容,分别使用不同的图层来绘制。同时教材关注学生在操作中的观察发现,了解相关概念,在实践应用中去理解关键帧、空白关键帧和帧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选的班级前一次课刚完成第三课的第二课时学习,小部分学生已自学完成全部内容,另有大部分学生还未掌握元件应用到舞台的操作方法及两者的区别。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设计的教学以模仿范例为主,鼓励基础较好的同学实践创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动画作品中不同姿态的角色元件,进一步熟练手绘角色的技巧; 2、通过制作角色动画,掌握利用关键帧制作角色动画的方法;
3、在绘制角色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矩形工具、线条工具等常用工具的综合运用 四、重点与难点:
1. 常用工具的综合应用,熟悉手绘角色的技巧
2. 掌握利用关键帧制作角色的方法 3. 明确空白关键帧与关键帧的区别 五、教学准备:声音数字化.fla半成品 学习平台:learnsite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引入:在前几课的学习中,我们已学 习临摹完成小女孩元件的制作,并顺利添加到声音数字化的学生活动 观看放映,参与互动 回答教师提问 登录平台,下载本课文档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放映,参与 到互动中,分析了解卡通主析的笑脸如何制作,有哪些操作技巧,可以有哪些工具来完成 创建角色元件舞台中,舞台上的内容一下丰富了许多,还缺点什么呢? 把笑脸加入到声音数字化作品中一个不错的选择,该如何实践呢? 教师活动 设问:有哪些组成? 如何绘制? 同一个角色在不同姿态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可以利用角色的第一个元件,复制产生新的元件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观察分析并回答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全班一起观察与 分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通过 个别学生的回答,让 其余的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弱的那些,了解如何操作 复制修改元件来提高制 作效率。 1. 找不同:哪些不同? 2. 如何修改? 教师小结:运用选择工具修改 元件中的个别眼睛、眉毛等内容 两个不同姿态的卡通主板已制作完成,那么如何让它们呈现出动起来的效果呢,你有妙招么? 1. 跟现有的舞台中哪个对象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新建图层,插入空白关键帧,移入卡通主板 复习旧知,巩固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让角色动起来动画效果很像? 2. 怎么做? 教师小结: 库中元件应用到舞台上成为实例,按照你设定的出场顺序,这就能动起来啦。 组织学生在平台上上交本课作业,作业展示环节留到下一课 本课学习了角色元件的创建,分析角色的组成后使用分图层制作角色的不同小结部位,方便修改角色的不同姿态。在让角色动起来环节,模仿花儿图层的制作方法将库中的元件应用到舞台中,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帧、空白关键帧与关键帧的区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