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高考语文快速提高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6高考语文快速提高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1:50:17

b\\结合语境。弄清要理解的句子预期前后形成的内在联系。需要理解含义的句子,在文中某个局部,或为 起句,或为结句,大都表明作者的某一体验、某种简介,命题人要你理解的不是该句本身,而是产生这种体验或见解的缘由。因为他要考查你是否抓住了文段、文章的语流、文脉。所以理解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之间的关系,弄清因与果、常常是理解句子含义的切入点。

第六、 分析修辞、体会修辞的作用。

一些运用修辞的语句,总是从修辞本身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对运用修辞的句子可以借助对修辞的分析,体会语言蕴含的深意。比如,去探讨比喻的相似性,接待的相关性,拟人的形象性和反语的讽刺性。

第七、 体味感情,把握观点态度

语句的最终目的是表情达意,阅读的时候要认真把握文章的感情,体会出言外之意,借助于感情的线索去体会、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八、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由于作者的写作年代和写作背景的原因,有些文章的语句与时代紧密相连,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文件的含义就是要分析作者生活的年代和生活环境。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新课标实施地区高考现代文出现了发表时间比较靠前的文章,要助于对社会环境的理解和分析。

重要句子一般包含两个必要因素:被解说的对象,被断定的属性,因此答题的时候应该注意 : A 明确句子所陈述的对象,要注意对象所关涉的范围是否发生改变。

B 论述类文本中要求理解句子,大多是关涉对象的属性,是否衍生属性,造成无中生有。 C 注意选项上下句之间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D 注意是否混淆必然与偶然,已然与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 E 注意选项表述是否符合事实、转述的原文信息是否适当。

五、误区点击--------综合能力创新

(一)理解重要概念的偏差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偏概全,即理解的局限性,应从整体阅读上纠正。

2、以浅代深,即理解不到位,应从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上深入考虑。

3、以乱易整,即理解的错位,主要指对内涵丰富的重要概念在认识上出现错误,从而导

致理解的错误,应调整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做此类题目,最忌讳的是从局部带局部。命题思路是解释语义----筛选信息----思维

加工,即从局部到整体,而我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应该是从整体认知----局部体味,没有这种认识就不可能有更细致的理解和鉴赏过程。另外,表述能力差,不能清楚、准确而熟练的表述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也是解此类题型的一个误区。

(二)理解重要句子的误区:

1、不能从句子本身入手,抓住句子的关键词。

2、不会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句子与上下句和邻句甚至全文的联系。 3、对结构复杂的句子,不会进行语法分析和意义分析。

理解句子含义不能脱离语句的具体语言环境,不能架空分析,要注意排除干扰。

五、 高考试卷中解答试题的步骤

1、

速读明旨,标画关键。首先速读全文,从整体上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同时动笔标画出每一段的关键语句:关键词主要包括文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左右有重要意义的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等;关键句主要包括表明文中主要信息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过渡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

审读选项,圈定文段。先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四个选项,然后再次阅读原文,弄清楚各

21

2、

3、 4、

5、

个选项内容都涉及文中那些段落或者区域,准确圈定初答题所需信息的范围。

找准原句,提取信息。围绕每一个选项内容查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然后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前表明题号以及选项号,以便解题的时候快捷的寻找到原文信息。 比较异同,辨析是非。将题目中四个选项与筛选出的原文信息进行一一比较,仔细寻找选项与原文信息在表达上的差异之处,然后根据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分析判断,最后根据题干要求选出答案。

对于主观简单题而言,审读题目要求后,要根据词句位置,从内容和形式上作分析,还应考虑词句间的意义关系,词句与中心意思的联系等。

六、 考向分析与注意点

A 理解文章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从命题形式上看,一是单向选择题,二是表述题。其中单选题是多年来定的传统题型。 从考察的角度看,一是考查概念性词语的含义。一是考查指代性、比喻性词语的含义。

因前者是考查的重点,下面就结合高考实际情况,谈谈概念性词语含义的考查。

理解文章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注意一下几点

1、 弄清概念的特征。a \\概念的本质特征即概念的内涵,揭示概念所代表的的事物的提

点,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关键因素。题干表达一般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因为概念的定义一般只有一个。信息业一般集中在某一段落或层次,有比较具体的解释说明。b\\概念的外部特征是概念的条件、表现、作用等。因为事物的外部特征问问会表现在多个方面,可从多个角度设置选项,而题干多事要求选择错误或不准确的 。涉及的信息往往分散在原文的不同段落或层次。比如2007年全国卷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力的理解就是依据原文中“两个条件”从多个角度设题的,干扰项却是从“态度”角度设题。

2、 联系上下文把握语境。要会从词语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可以从多侧

面多角度多层次全面的理解词语,以求准确的把握其在文中的正确含义。理解对真个句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有特定含义的重要词语。

3、 掌握下定义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形式,要能区别一种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其基本形式为:

被定义项+系动词是+形成原因+构成物质+外部形态+被定义项所属的上位概念。 B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命题形式稳定,有选择题也有主观简答题。

考查内容:考查深化句、总结句;考查句子相关的含意、比喻义、隐含意。 理解句子含义要注意一下几点:

1、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读懂原文。这是理解句子含义的前提和基础。

2、 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子的含义常常由某个或者几个关键词来承载,他们或在结

构上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或在意义上表明对象、原因、方式、途径等角度和指向。可以说,抓住关键词是弄清机子含义的突破口。

3、 注意句子的表达形式。有时,句子比较长,句子的机构比较复杂,句子的词语有

比喻性、指代性作用,就需要对句子本身的结构或写法做必要的分析,以帮助抓住关键词,帮助把握句子的指向。如果是简单句,只需要抓住句子的主干就可以把握句意。

4、 注意句子的位置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句子在文章、语段中起到总领作用,

那么理解、解释它就必须从他所领其的那些内容区看、去分析;如果起到的是过度作用,那注意审视上下段的意思;如果是起小结作用,那么理解、解释的时候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找相关信息。 总之一句话,要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辖区内寻找答案。

22

在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该句与上下相邻句甚至全文的联系,一般说来,句与句相互关系有指代、说明、总分、解释、扩展、呼应等。

试题4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

23

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文本赏析】

今年的小阅读选了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文章篇幅短小,难度适中。作者家学渊源深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染,且学贯中西,养成了谨严的治学风格,语言简洁、严密、清晰,深入浅出,一反“科技文”“社科文”艰涩之常态。本篇“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都非常高,“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几已模糊“科技文”和“社科文”的界限,是一则非常好的阅读材料。

6.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C.斗拱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区间在第三段。而D项所述内容在第六段,涉及“彩画作做法”之“油饰”。原句为“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相互反衬的双方是“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这样明确说明了“斗拱”是在“檐下阴影中”,而选项中说“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错。 7.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B.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

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A项答题区间在第5段最后一句,扣住句中“同时”一词,选项中改变说法为“既??也??”的并列式,正确;C项答题区间在第6段,改变的说法“使用了各种颜色”与上文的“繁复的彩绘”相符,其他基本没变,无错;D项答题区间也在第6段,本篇所述“文法”都是中国建筑所具有的特殊的“文法”(见第1段),所以前半句无错,由第2段最后一句可知,“语汇”比喻用于建筑的材料,所以下半句无错。

B项中,“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当指原文所说的“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而作者说到这个是指“瓦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b\\结合语境。弄清要理解的句子预期前后形成的内在联系。需要理解含义的句子,在文中某个局部,或为 起句,或为结句,大都表明作者的某一体验、某种简介,命题人要你理解的不是该句本身,而是产生这种体验或见解的缘由。因为他要考查你是否抓住了文段、文章的语流、文脉。所以理解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之间的关系,弄清因与果、常常是理解句子含义的切入点。 第六、 分析修辞、体会修辞的作用。 一些运用修辞的语句,总是从修辞本身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对运用修辞的句子可以借助对修辞的分析,体会语言蕴含的深意。比如,去探讨比喻的相似性,接待的相关性,拟人的形象性和反语的讽刺性。 第七、 体味感情,把握观点态度 语句的最终目的是表情达意,阅读的时候要认真把握文章的感情,体会出言外之意,借助于感情的线索去体会、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