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用铅笔标出这几句话,再请一名同学说一说曹冲的称象办法,分为几步,每一步都要做什么。
(师板书)曹冲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是真的吗?我们一起来帮曹冲验证一下,现在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大家来做解说员(师做生说)为什么这样就会称出大象的重量呢?(石头和大象重量相等,大象不能杀了称重,但石头却可以分成小块称,所以很巧妙)通过实践检验,曹冲的办法真的是很棒,这回曹操有没有摇头呢?(没有)而是(高兴地点点头)那此时伟大的曹丞相又会说些什么呢?(生想象回答)[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这个办法也“果然”(板书)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请将“果然”圈上。“果然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事实与想的一样,不出意料),请用这个词说句话(两名-三名)[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曹冲的办法太巧妙了,让我们一起来赞扬一下可爱聪明的小曹冲,齐读第4、5自然段。[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6、学习第6自然段
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果然聪明过人,而且“那一年,曹冲七岁”,曹冲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来称象。我们向曹冲学习什么?[认真倾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课外阅读)]
- 5 -
7、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1、从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断地。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
- 6 -
法?(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结语:
曹冲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的智慧除了是天资聪颖外,更是因为曹冲自小就勤奋好学,善于倾听,让我们也来像曹冲学习,做一个善于观察学习,遇事肯动脑筋的好孩子!
8、教学评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9、作业布置: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 7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