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届历史模拟试题分专题汇编 专题一

2016届历史模拟试题分专题汇编 专题一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8:08:46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2016福建厦门高一期末)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A 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而“帝”是王的祖宗神,反映了商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2016广东广州高三期末)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

A.扩大了地方权力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巩固了西周统治 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C 西周时期,分封王族子弟建立诸侯国,以监视商代的邦国,可见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故选C项。 3.(2016福建“四地六校”高一联考)中国人取名很有讲究,一般而言,以字定辈者,都将这些辈分字置于姓之后,如张学良、张学思、张学铭。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有辈分。你认为这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 )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

B “辈分” 指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和亲疏远近。在这种宗族观念下,一般排辈分主要体现在男丁中。

4.(2016天津滨海新区六校联考)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家国同构 B.神权统治 C.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

A 在家庭或家族内,父亲地位尊,权力最大;在国内,君主的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宗法制导致中国出现“家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 家与国同一结构是宗法社会最鲜明的结构特征。

5.(2016浙江嘉兴高一期末)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依据当时的宗法制,下列对“士”这一阶层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卿大夫是大宗 B.士以下不再有宗法制 C.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士一定与周王室同姓

C “士”相对于卿大夫是小宗,A错误;宗法制首先在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以后逐渐及于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具有普遍性质,B错误;“士”包括功臣、先代贵族,不一定与周王室同姓,D错误。宗法制的核心特点为嫡长子继承制,“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选C项。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 (2016江苏徐州高一期末)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1

C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2.(2016北京海淀区高一期末)下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分封制度 C.增加财政收入 D.增强封国势力 A 图示反映的是汉武帝采取的“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项。 3.(2016河北石家庄高三期末)“以一个政府之力统治全国,秦始皇是有此魄力。或亦可以说是有此公心,替天下废除封建,汉高祖却无有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始皇创立了郡县制 B. 汉高祖废除了封国制

C.秦汉制度的本质相同 D.汉制是对秦制的否定 C 郡、县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错误;汉高祖实现郡国并行制,没有废除封国制,B错误;“汉承秦制”,D错误。秦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本质都是维护其统治,故选C项。 4.(2016浙江嘉兴高一期末)下边两幅漫画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这一演变是指( )

A.郡县制向分封制转变

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 D.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B 漫画一体现了分封制,漫画二体现了郡县制。秦朝废分封,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不得世袭,由皇帝直接任免,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5.(2016安徽宣城四校高一联考)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B 皇帝制度的核心特点是皇权至上。

2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2016天津八校联考)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C.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C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同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2016福建三明高一期末)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妥善处理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 B.分化地方权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中央集权

D 题干材料与民族关系无关,A错误;分化地方权力是手段而非主要目的,B错误;各官员互相牵制,降低了行政效率,C错误。由“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可知是通过分化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

3.(2016四川雅安高一期末)东汉时期某人,白日耕作,夜晚苦读诗书,几次投书给当地官员与朝廷自荐都没有下文,他打算一辈子耕田终老。此人的仕宦之路主要受到当时哪一体制的掣肘(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B 东汉时期实行察举制,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到东汉中后期,察举制 4. (★★☆)(2016广东中山七校联考)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 )

A.秦御史大夫 B.西汉刺史 C.宋同平章事 D.明布政使

B 汉武帝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故选B项。

5.(2016四川德阳一诊)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文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是推行郡县两级制,是郡政阶段;东汉末至唐宋,在郡之上设置了州,是州政阶段;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为后世所沿袭,明清是省政阶段。

3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2016福建宁德高一期末)下图是中国某个朝代政府架构变化的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改制前 改制后

A.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B.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C.清乾隆帝建立军机处 D.明永乐皇帝设立内阁制度

A 由图可以看出“改制后”皇帝之下没有丞相,这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故选A项。

2.(2016北京海淀区高一期末)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 C.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

A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正是由于君权至上,才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内侍或其他人干预朝政,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3.(2016浙江杭州高一期末)“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 )

A.汉朝的“中朝” B.宋朝的中书门下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D 清朝“军机大臣膝跪地,上传下达传帝意”,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4.(2016福建宁德高一期末)下列漫画形象地展现了从两汉到明清中国古代大臣向皇帝奏事礼仪的变化,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是( )

坐 站 跪

A.封建等级不断强化 B.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古代礼仪不断完善

B 古代大臣向皇帝奏事由坐→站→跪,体现了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故选B项。

5.(2016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一期末)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 A.提高最高统治者素质 B.促进国家的统一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2016福建厦门高一期末)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A 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而“帝”是王的祖宗神,反映了商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2016广东广州高三期末)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 A.扩大了地方权力 B.加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