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下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下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0:58:57

宿迁市“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

这样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激起了学习热情,为后面亲自创造设计建筑物奠定了基础。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与题意生动而又贴切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发挥,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接受了知识的引入。

2、运用信息技术动画模拟,有利于同学们对图形的认识。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大量直观的运动图象,又能随着图象的展示作简要的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一声铃响后,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用不同颜色表示同一时间内两车所行的路程。我根据屏幕的演示,引导学生思考:求出3小时后两车所行的路程之和,即两地间的距离。列式为:60×3+80×3=420(千米)。我利用信息技术动画技术,将甲、乙两车在第1、2小时所行的路程的画面分别移动,再合并在一起,我再结合动画问:“怎样求两车3小时所行路程之和?”学生根据画面演示的情况,很快得出:先求出甲、乙两车一小时的速度和,再乘以2小时,即可以求出两地间的距离。列式为:(60+80)×3=420(千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动画来模拟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甲或乙先行的情况,显示了或走或停的动态过程,形象有趣的把解题思路呈现给学生,形成表象,变抽象为形象,置学生于所创设的情境中,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3、运用多媒体宜用于传统方法难以讲清楚的变、透、动等方面。 动画模拟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保持一种神秘感.给学生

4

宿迁市“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

留出想象的空间.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根据地进行思考、讨论,以寻求正确答案,并动手进行创造性验证。从而得出准确结论。例如:在教学“计算器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和兴趣.产生主动参与的动机.笔者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投影计算器,问:“这台计算器湿示屏上的数字是多少?”学生回答:12345678;笔者继续道:万方数据“只要我轻轻吹一口气.这个数就会倒过来.你们信不信?”紧接着教师“暗箱”操作(把数字变成87654321),起初学生绝不相信,但事实摆在眼前。通过直观演示和生动的情境.学生霎时兴奋起来.自然会出现无限感悟与遐想.这样极大吸引了学乍的注意力,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挚。此时教师出示另一台计算器顺势说道:只要你们说一声“变”这个数也会倒过来。学生得到了这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参与度极高。此时多媒体的使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感知兴趣,更好地启发了学生创作灵感,保持了探究活动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自然也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4、运用信息技术分层练习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多媒体技术在分层教学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制作了分层练习。例如在《小数的加减法》这一章节的练习课的课件中,把习题划分为容易、较难、难三个层次。学生从容易入手,每做一题都可以立刻得到评分,并及时的得到鼓励。在完成了基础题后就可以向较难、难这两个层次挑战,这样不仅能使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完成容易的题目,得到成功的喜悦,恢复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还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增强了探索钻研的精神,使每个学生学有所成,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

宿迁市“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

5、运用多媒体,在思维困惑处得到点拨、疏导。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特别是理解有关几何形体的组合图形是比较困难的。在他们思维困惑处适时介入多媒体,呈现“切割”、“旋转”、“平移”、“提取”等动态过程,有利于及时点拨疏导,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 )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产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两者的区别。此刻,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通过了多媒体的操作演示并稍加提示,使学生明白“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对此解法突破了思维困惑,从而化难为易,化隐为明。

6、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

现代信息技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计算机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传统教学中,教学效果往往要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或测验才能了解到,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对滞后,计算机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急于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愿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在做下一步教学决策时更主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当堂反馈,及时补救”,不让错误传入下一堂课,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的测试功能,可当堂对本课的

6

宿迁市“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

全部知识进行全班达标检测。并能按顺序调出检测题,选择答案。利于纠正错误及时补救,不让错误在头脑里“过夜”。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安排和适时拟定对差生的补救措施。这样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内实现形成性检测,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信息,当堂巩固,当堂矫正,更有效地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累积性识性误差。

经过笔者近1年的实践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营造适宜学乍自由发展的学习氛围,采取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生乐学的数学知识,不断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喜爱数学、学会使用数学,学生在课上讨论问题,提问回答等几方面都突现了较强的优势,而作业完成质量及复习、预习的意愿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期末成绩与对比班成绩相比,差异显著。所以,笔者愿意和更多的实践者一起,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修改和完善。为21世纪输送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五、研究成果:

1、调查对象为本镇小学的部分班级学生,学校为现代教育技术学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办公室有电脑,且大多数教师均有笔记本电脑。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33份,收回131份,其中有效问卷12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学生年龄在8-12周岁的学生,学生的性别比的人数大体相当,学生的年龄结构中高年级为主。 表1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表2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 很积极 积极 100

75% 31 23.5% 不清楚 2 1.5%

兴趣很大 22 16.5% 感兴趣 118 81.3% 不感兴趣 3 2.2% 表1显示,认为信息技术能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的学生占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宿迁市“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 这样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激起了学习热情,为后面亲自创造设计建筑物奠定了基础。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与题意生动而又贴切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发挥,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接受了知识的引入。 2、运用信息技术动画模拟,有利于同学们对图形的认识。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大量直观的运动图象,又能随着图象的展示作简要的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一声铃响后,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用不同颜色表示同一时间内两车所行的路程。我根据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