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学复习题 - 上财大

财政学复习题 - 上财大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9:40:12

第一章 财政职能 名词解释: 免费搭车行为:

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政府失灵:

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简述题:

财政职能基本内容: 1、 概念: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

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3、 经济稳定职能:

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4、 经济发展职能:

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论述题:

阐述公共选择论关于政府失的原因的分析: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短缺和过剩、信息不足、官僚主义、缺乏市场激励、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等方面。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活动的结果未必能矫正市场失灵,政府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和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1、 政府决策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政治决策过程时指出,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政策。

(1) 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投票往往无法达成一致;投票程序的权利常常就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利;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强度) (2) 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政府是政治家和和官员组成的,政治家追求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时候会目标)

(3) 其三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2、 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两个方面。 (1) 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 (2) 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客观来讲,政府部门活动不计成本,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过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主管来看政府) 3、 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造成寻租行为。(政府干预可能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政府人为的制造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租金,必然出现寻租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大)

第二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论述题:

试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1、财政支出增长似乎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规律 2、政府活动扩张论

也称瓦格纳法则。指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3、 梯度渐进增长论 它也称内外因素论。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与斯曼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 4、 经济发展阶段论

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在发展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 5、 官僚行为增长论

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正因为官僚机构以机构规模最大化为目标,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超出了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要的支出水平。此外,由于官僚机构通常拥有提供共用品的垄断权,在很多情况下,官僚们独家掌握着特殊信息,这就使他们能够让政治家们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的社会收益比较高,从而实现预算规模最大化的产出。又由于交易成本很高,拨款机构很难控制官僚行为。

第三章 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简述题:

\十五\时期以来我国财政加大\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 1、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2、实行\三补贴\政策。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论述题:

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谈谈政府加大对农村和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和重点: 1、 必要性:

为了尽快有效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投入。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1)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可是,鉴于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现状,不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上述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最亟待发展的产业。农业不仅为非农业部门提供劳动力,提供食品的原料,而且农业还能够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农产品出口能够赚取(宝贵的)外汇。 (3) 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仍属于\靠天吃饭\,再加上农产品附加价值不高,农业生产者的私人或集体资本积累缓慢,很难吸引优质资源进入农业,甚至连农业自身的资源也向收益率较高的其他行业转移。 (4) 许多农业投资项目只适合于由政府来进行。如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等,其特点是投资量大,投资期限长,牵涉面广,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资的成本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 2、 财政投资的重点:

(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有农村基础教育、卫生设施的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集中资金兴建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政府应增加绿化、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加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

(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政府增加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第四章 税收原理 名词解释: 累进税率:

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生产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简述题:

借助图形解释税收的超额负担 教科书P472

在图中,D是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征税前的均衡点是E,产量为OG,价格为OB。假定政府对这种商品课征FD的从量税,供给曲线S将向左上方移动至S+T,税后市场均衡点为F,产量减少至OH,价格上升至OA。这种税的税收收入是CD(销售量)乘以DF(税率),即ACDF的面积。消费者因课税而损失的消费者剩余是ABEF的面积,生产者因课税而损失的生产者剩余是BCDE的面积。这两种损失合计为ACDEF的面积,其与税收收入(ACDF的面积)的差额即FDE就是课税的超额负担----哈伯格三角。

论述题:

什么是最适课税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最适课税理论是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理论。 其主要内容:

主要体现在直接税与接税务局的搭配理论、最适商品课税理论和最适所得课税理论上。 1、 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的而非相互替代,因为这两大税系各自都有优缺点; 2、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 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以分配公平为主,就应选择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以经济效率为主,就应选择以商品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 3、 逆弹性命题

这是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这种逆弹性命题也称为拉姆斯法则。 4、 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

这是因为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获得完全的信息,而且征税能力受到限制,因此,按拉姆斯法则课征商品税不能保证生产高效率,还必须课征其他扭曲性税收。同时,要使商品税具有再分配功能,也必须征收扭曲性商品税。 5、 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

在政府目标是使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前提下,社会完全可以采用较低累进程度的所得税来实现收入再分配,过高的边际税率不仅会导致率损失,而且对公平分配目标的实现也无益。

6、 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型

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来看,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适当提高些,而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应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

第五章 税收制度 名词解释: 分类所得税

它是对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所得,分为若干类别,不同类别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分别课征所得税。这种税制一般采用比例税率,以课源法征收。 综合所得税

是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纳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以申报法征收。

简述题:

简述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

搜索更多关于: 财政学复习题 - 上财大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财政职能 名词解释: 免费搭车行为: 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政府失灵: 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简述题: 财政职能基本内容: 1、 概念: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 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