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湖镇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 doc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水、液氧、高锰酸钾、铁、冰水混合物、双氧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 故填: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点评】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这是判断物质种类的基础,要注意理解.
19.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①③④ (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③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植树造林 ; 使用清洁的能源 .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回答; (2)根据PM2.5的含义分析判断; (3)根据治理PM2.5的措施分析回答.
【解答】解:(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CO、SO2、NO2有毒的气体;
(2)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说法正确;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说法正确,
③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相差很大,故C错误.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对治理PM2.5的措施能起到积极作用好友很多,例如:植树造林,使用清洁的能源等.
故答为:(1)①③④;(2)③;(3)植树造林; 使用清洁的能源.
【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20.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 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易挥发 .(写出一条即可)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具有可燃性 . (3)酒精的用途是 作燃料 .
(4)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性质决定用途.
【解答】解:(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酒精可燃烧,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3)酒精可燃烧,常用作燃料;
(4)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水.
故答案为:(1)易挥发;(2)具有可燃性;(3)作燃料;(4)酒精+氧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三、简答题(共20分)
21.有A、B、C、D、E五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C;D是黑色固体,在A中燃烧生成气体E,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燃烧的B放入E中可熄灭. (1)请根据以上所述填写下列各物质的名称:
A是 氧气 B是 硫 C是 二氧化硫 ;D是 木炭 E是 二氧化碳 . (2)试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 B与A反应 氧气+硫二氧化硫 ,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由题意:“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黑色固体,在A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E,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燃烧的B放入E中可熄灭”,可知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着的硫在E中会熄灭,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木炭,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题中的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因此A是氧气,B是硫,C是二氧化硫,D是木炭,E是二氧化碳,带入验证.
【解答】解:由题意:“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黑色固体,在A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E,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燃烧的B放入E中可熄灭”,可知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着的硫在E中会熄灭,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木炭,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题中的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因此A是氧气,B是硫,C是二氧化硫,D是木炭,E是二氧化碳,带入验证.因此:
(1)根据分析,可知:A是氧气,B是硫,C是二氧化硫,D是木炭,E是二氧化碳; (2)B+A→C是硫和氧气的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氧气+硫合“多变一”的特点,为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
二氧化硫;该反应符
(1)氧气; 硫; 二氧化硫; 木炭;二氧化碳;(2)氧气+硫二氧化硫;化合反应.
【点评】本题属于推断题的考查,考査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根据题目的信息及物质的性质,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的考查.
22.某同学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图2),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
(2)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生成大量的白烟 ;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 , 由此可得出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3)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
(4)该同学改进的实验装置后,对比原装置的优点是 气密性好,误差小 .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该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2)根据红磷的燃烧现象、反应结合压强知识分析. (3)根据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解答; (4)根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2)点燃的红磷,在集气瓶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由于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所以,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是: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由此可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