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物建筑防雷特点及施工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物建筑防雷特点及施工要点
作者:李卫红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2015年第12期
【摘要】文章通过对文物建筑防雷装置特点及布设方法,说明了文物建筑防雷措施的施工与普通建筑防雷的区别,为文物建筑防雷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物建筑;防雷;施工;特点 引言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文物建筑群中的宫阙庙宇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文物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园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武当山文物建筑群系木质梁式结构体系,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建筑物无防火间距,容易出现“火烧连营”,火灾扑救难度大,若遭受雷击,极易引发火灾,建筑物及其珍贵的艺术品也将遭受损毁,造成的灾害损失是无法以金钱来衡量的。
武当山雷电活动频繁,历史上多次记载了武当山遭受雷击的记录,其雷暴活动季节在3月22日至9月25日,特异年份1月、12月也有雷暴发生。年雷暴日数约50多天,6-8月为多发月,占全年雷暴日的近80%;夏季各月雷暴日概率12-35%间,8月最多,平均11天,7月次之。
1.文物建筑的特点
我们在对武当山的金顶、南岩、紫霄、中观、太子坡、五龙宫、城区等7个片区文物建筑群和文物防雷情况进行详实的勘察过程中,归纳总结了文物建筑群具备以下特点:
1.1 文物建筑古朴雄伟,屋脊形式多样。武当山文物建筑群包括有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庑殿式、歇山式、县山式、硬山式等。
1.2 文物建筑大多飞檐翘角,造型精美。武当山文物建筑群屋顶上的飞檐翘角既有灵魂飞升之势,又有高大壮观之感,小动物造型惟妙惟肖,神态各异。既能起到固定该部位铁钉的作用,又能根据小动物个数代表建筑物等级。
1.3 文物建筑绝大多数为砖木结构,以梁柱承重。文物建筑年久失修,一旦遭受雷击,极易引起木质结构的燃烧而损坏建筑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