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体能源开发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气体能源开发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eminar on Gas
Energy Development Technology
征文通知
会议时间:2007年11月30日—12月3日 会议地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主办单位:北京石油学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 2007年5月20日
一、会议背景
在当前世界能源供应形势异常严峻、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势下,经济高效地开发以天然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为代表的气体能源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气体能源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在国际范围内开展气体能源开发学术研讨会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北京石油学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在联系国内外高校及相关石油公司的基础上,将于2007年11月30日—12月3日在北京召开气体能源高效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征文内容
(1)天然气开发技术
1)含硫气藏安全与快速钻井技术 2)含硫气藏开发与开采技术 3)火山岩气藏钻井技术
4)火山岩气藏开发与开采技术 5)低渗气藏增产技术
6)天然气藏水平井钻井与开采技术 7)凝析气藏开发与开采技术 8)天然气储存与输送技术 9)其它天然气开发与开采技术
(2)煤层气开发技术
1)煤层气储层评价技术
2)煤层气渗流机理及数值模拟 3)煤层气钻井工艺技术 4)煤层气储层保护技术 5)煤层气增产技术 6)煤层气排采技术
7)煤层气储存与输送技术 8)其它煤层气开发技术
(3)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1)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 2)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技术
3)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物理化学性质
4)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
5)天然气水合物储存与输送技术 6)其它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三、摘要要求
(1) 作者需提交300-500字左右的英文论文摘要(国内作者另附中文论文摘要)。摘要要求主题突出,观点明确,语言简练,能够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水平。欢迎用电子邮件形式发给联系人。
2
(2) 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 如km、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 请于2007年11月5日前用电子邮件或信件发送到会议联络处。摘要要求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通信地址及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从事的科技工作领域、邮编、E-mail地址及电话。
四、特邀报告与分会场报告
(1) 拟邀请国内有关院士、教授、专家作大会报告 (2) 拟邀请国外有关大学教授、国际大石油公司与服务公司有关专家作大会报告
(3) 按专业设分会场作会议报告
五、会议工作语言
中英文报告、中英文多媒体。
六、会议文集及会务费
国内论文可采用英文也可采用中文(尽可能采用英文),国外论文采用英文。同时将所有录选论文收入光盘,在会议注册时提供给与会代表。会议评选优秀论文并推荐给相关学术杂志。
会务费800元/人,学生减半。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七、截止日期
收到详细摘要: 2007年11月5日 收到全文稿: 2007年11月25日
八、组织机构
1、学术委员会
沈忠厚 院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郭尚平 院士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韩大匡 院士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苏义脑 院士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秀生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夏洪辉 主任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 石兴春 副主任 中石化股份公司
马新华 副主任 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张凤久 总地质师 中海油股份公司 林建浩 副总经理 中联煤有限公司 高德利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李相方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何顺利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张遂安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张劲军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宫 敬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陈光进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李清平 高工 中海油研究中心
Dr. Mukul M. Sharma Professor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Pat McGuire BP Senior Advisor and SPE Distinguished Lecturer 2、组织委员会
李相方 朱孝先 李 庆 程林松 姚约东 3、分会负责人
天然气开发技术分会
组 长:李相方 煤层气开发技术分会
组 长:张遂安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分会
组 长:陈光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