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解析】 知识点:
图形的变化>>图形的平移>>平移作图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作图以及平移的性质.作平移图形时,找关键点的对应点也是关键的一步.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 ①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先确定一组对应点; 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 ③利用第一组对应点和平移的性质确定图中所有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的图形. (1)首先确定A、B、C三点平移后的位置,再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可得AA′=CC′,AA′∥CC;
(3)根据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可得l就是△ABC中线所在直线,因此根据网格图可得AB的中点位置,再画直线即可. 【解答】 解:(1)见答案;
(2)连接AA′,CC′,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A′=CC′,AA′∥CC, 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 (3)见答案. 23.已知
与
都是方程y=kx+b的解.
(1)求k、b的值;
(2)若y的值不小于0,求x的取值范围; (3)若-2≤x<4,求y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1)把
与
代入y=kx+b,得:
,解得,
∴k=,b=-4;
(2)由(1)得y=x-4,
∵y≥0, ∴x-4≥0, 解得x≥8; (3)∵-2≤x<4, ∴-1≤x<2, ∴-5≤x-4<-2, 即-5≤y<-2. 【解析】 知识点:
方程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与不等式>>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的性质 方程与不等式>>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 (1)把
与
代入y=kx+b求解即可;
(2)根据k、b的值求得方程,由y的值不小于0,得出x-4≥0,解得x≥8; (3)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得. 24.将△ABC纸片沿DE折叠,其中∠B=∠C.
(1)如图1,点C落在BC边上的点F处,AB与DF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
(2)如图2,点C落在四边形ABED内部的点G处,探索∠B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1)AB∥DF,
理由:由翻折得:∠DFC=∠C,
∵∠B=∠C, ∴∠DFC=∠B, ∴AB∥DF;
(2)连接GC,∠1+∠2=2∠B.
理由:由翻折得:∠DGE=∠ACB,
∵∠1=∠DGC+∠DCG,∠2=∠EGC+∠ECG, ∴∠1+∠2
=∠DGC+∠DCG+∠EGC+∠ECG =(∠DGC+∠EGC)+(∠DCG+∠ECG) =∠DGE+∠DCE =2∠ACB, ∵∠B=∠ACB, ∴∠1+∠2=2∠B. 【解析】 知识点:
图形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 图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图形的变化>>图形的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记性质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折叠的性质得∠DFC=∠C,由已知得∠B=∠C,于是得到∠DFC=∠B,即可得到结论;
(2)连接G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1=∠DGC+∠DCG,∠2=∠EGC+∠ECG,由此计算∠1+∠2,结合等量代换可得出结论. 25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已知甲、乙两人今年的年龄之和为63.数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现在年龄的一半,乙恰是甲现在的年龄.求甲、乙两人今年的年龄.
【答案】
解:设甲今年x岁,乙今年y岁;由题意得
,解得
.
答:甲今年27岁,乙今年36岁. 【解析】 知识点:
方程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解法.设甲今年x岁,乙今年y岁.根据“甲、乙两人今年的年龄之和为63;数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现在年龄的一半,乙恰是甲现在的年龄”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