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九龙坡区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规划
主城西部的旅游、休闲、餐饮中心。
(2)思路:根据九龙坡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结合九龙坡区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按照小康与现代化标准,积极发展休闲产业;以传统知名字号和新兴餐饮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餐饮,培育骨干餐饮企业和特色美食街区。
①加快商贸与旅游业、特色休闲、餐饮的联动和协调发展 形成商贸与旅游业、休闲、餐饮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商贸与旅游、休闲、餐饮相结合的重大活动,合理配置商贸与旅游、特色休闲、餐饮的资源。加快商贸、旅游、休闲、餐饮特色街和专业特色街的建设,强化商贸业的旅游、休闲服务功能。实施商贸品牌战略,打好商贸企业品牌、商品品牌、服务品牌、“老字号”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商贸品位,促进旅游、休闲、餐饮购物比重的提高。
②培育和壮大旅游休闲产业,打造重庆都市后花园
围绕“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六大特色旅游区、六个节会”,发展九龙坡区特色休闲、旅游业,以节兴商、以游带商,从而带动特色商贸、特色餐饮业的发展,打造重庆都市后花园,成为休闲旅游中心胜地。
“一个中心”即杨家坪都市旅游中心,以正在开发建设的山、水、园、林、路等生态城市风貌为特色,由杨家坪步行街、动物园、九龙广场、天宝广场、直港大道、滨江大道、龙凤寺和四川美术学院艺术长廊等主要景区(点)构成。
“两条主线”指杨家坪步行街—动物园—高新区九龙园区—华岩寺—尖刀山森林公园等构成的都市观光、佛教文化、工业科技旅游线;海兰云天风景区—寨山坪郊野乐园—白鹭自然保护区—皇田花卉—天赐温泉—长海生态旅游风景区等构成的“后花园”生态旅游线。
“六大特色旅游区”即华岩旅游风景区、海兰云天风景区、白鹭自然保护区、天赐温泉休闲区、长海生态旅游风景区和尖刀山森林公园。
“六个节会”是指重庆市后花园节、走马桃花旅游文化节、铜罐驿万亩柑桔金秋采果节、华岩徒步登山节、华岩龙舟赛、海兰云天龙
21
舟赛等。
同时,大力开发适合国内外游客需求的优秀旅游商品。通过开发、推荐、评选等手段,逐步形成国内品牌产品为主的、购物挑选性强的商品群;优势特色产品为主的商品群;工艺品为主的商品群;品种丰富、具有特色旅游纪念品为主的商品群,以适应国内外游客购物的需要。
③发掘和创新九龙坡区餐饮风味,繁荣餐饮市场,打造“美食天堂”
发扬九龙坡区餐饮经营特色,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老字号”名店,增强“老字号”经营活力,发掘九龙坡区名菜和传统风味,促其发扬光大。积极创新九龙菜、点,大力引进全国各地菜、点风味,满足国内外游客需求。培养九龙坡区名厨、名店,推出名菜、名师,打响“美食天堂”品牌,尽快把九龙坡区建成重庆市餐饮强区、主城西部餐饮中心。
?优化餐饮格局。宾馆餐饮突出精品战略,特色餐饮体现美食文化,休闲餐饮适应假日和休闲消费需要,快餐适应大众生活节奏需要,厨房工程提供餐饮食品和方便菜肴,全面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产业化。
?发展现代餐饮。以连锁经营、品牌战略、技术创新为手段,加速改变传统餐饮的手工随意生产、单店作坊式经营、人为经验型管理方式,促进餐饮业规范化、标准化、集团化发展,实现九龙坡区餐饮企业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提升餐饮业的发展层次。
?功能合理定位。针对消费层次,促进各具特色、高、中、低档各类餐饮名店共同发展;突出绿色、营养、健康主题,引导餐饮企业发展绿色产品原料基地,按照消费需求开发创立特色新菜品与服务品牌;以“品牌”为依托,走“特许加盟”规模化、效益型发展之路;深化餐饮文化内涵,以传统风味和九龙特色菜为基础,挖掘九龙坡区餐饮文化底蕴,赋予新时代内容,提升餐饮文化品味。
?规划布局到位。宾馆餐饮、特色美食突出精品战略;火锅、农家乐、喜庆宴、早餐突出地方特色;各色小吃、大众快餐、厨房工程突出方便快捷;在主城区,各类餐饮突出专业化、系列化,注重在新
22
城培育美食专业街;在西部场镇,各类餐饮适度集中发展,各培育1家以上集多种餐饮一体的重点餐饮场所;城镇郊区,大力发展农家乐餐饮,着重体现当地的物产优势、农家特色和乡土风味。
?明确发展方向。面向大众抓好大众餐饮及快餐业;面向假日经济与休闲消费,积极发展农家乐、火锅、汤锅等适应消费需求的餐饮系列,培育休闲、假日经济亮点;面向旅游、庆典等消费群体,继承和发扬川菜特色,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产销一体的餐饮产业链,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5、发展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主要发展食品、日用品、餐饮、修理、文化用品和各类日常生活需要的商业、服务业,以小型网点为主,以菜市场、超市、便民店业态为主。根据九龙坡区的地理特点,大力发展都市型社区商业。
以集中型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为主,以配套沿街式、多点式商业服务网点为补充。必须改变都市社区商业中的“马路市场”和农贸市场“脏、乱、差”的局面,大力实施“农改超”战略。结合本区“退二进三”战略和城市建设规划,社区设置分为街道片区型社区和住宅小区型社区。
(1)街道片区型商业服务中心:按现有居民居住划分街道片区,在人口相对集中到2—3万人的片区选点设置。中心经营面积2000—3000平方米,以经营食品、日常生活用品、蔬菜等鲜活商品为主的综合超市,配套设置便利店、快餐点、药店、理发店、洗染店等居民必备业态,一般至少要有1个500平方米以上的经营粮油副食品、小百货等生活用品的综合超市,4—5个100平方米以上的便利店,1个洗衣店,4—5个理发、维修等便民服务店。同时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选择性业态。
(2)住宅小区型商业服务中心:在人口达到5千至1万人的居民住宅小区,中心商业营业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超市、便利店、药店、餐饮、维修服务等为必备型业态,配套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健身、美容美发、图书、邮政等便民服务经营项目。
23
六、实施保障 (一)分步实施计划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第一步,到2010年,为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期。力争把九龙坡区建设成为重庆市主城西部的现代商贸中心
1、到2005年:杨家坪步行街建设全面完成,初步建成完善的九龙坡区现代商贸中心的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完成以引导、协调、规范、扶持为主的商贸政策平台,为九龙坡区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到2007年:基本建成与九龙坡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商贸中心,功能完善、高效、便捷、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贸公共信息平台运作顺通,现代商贸企业和现代业态成为商贸业之主体。
3、到2010年:建成以杨家坪为核心的九龙坡区现代商贸中心,成为主城西部的现代商贸中心,并对重庆市和西部地区有较大辐射力。
第二步,到2015年,以杨家坪为核心的主城现代商贸中心稳步发展,功能进一步完善,各项指标稳步增长,西部生态新城商贸物流中心初具规模。
第三步,到2020年,西部生态新城商贸物流中心建成,九龙坡区成为重庆都市区或长江上游的现代物流与商贸的核心区,九龙坡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目标全面实现。 (二)战略措施
1、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和行业自律与监管机制
成立以区长或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的、区属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商贸流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委,以形成高效的商贸管理协调工作机制。
加强商贸流通行业自律管理。积极推动商贸流通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制定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作用,促进行业自律。
加大商贸流通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依法加强对商贸流通业的管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