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论语》复习题目

2015年《论语》复习题目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47:57

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论语〉选读》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

3、《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2分) (2)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的?(2分)

4、《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

- 1 -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分)

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

5、《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2.针对相同的问题,孔子说出了不同的答案,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方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6、《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18、7)……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14、39)

丈人与荷蒉者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1)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哪一种处世态度?(1分)(2)丈人与荷蒉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态度和角度有什么不同?(3分)

7、《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上面的文字体现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对此你有何评价?(50字)

- 2 -

8、《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

(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2分)

(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2分)

9、《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内容(4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仁者”。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仁的标准是 ,而不是 。

10、《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孝,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

孔子的治学态度、教学思想等受其政治倾向的影响较为明显。 (1)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治学态度?(1分)

(2)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思想?(3分)

- 3 -

11、《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9?11)

(1)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试问,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情绪的修辞手法是什么?(1分)

(2)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段谈谈其理由,并作简要分析。(3分)

12、《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1) 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 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50字)(3)

13、《论语》中的几章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4 -

搜索更多关于: 2015年《论语》复习题目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论语〉选读》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