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名校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12讲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A C C B B C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11.发光 C 12.费力 小 13.大气压强 惯性 14.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15.6 10 10 16.串 短路
17.闭合 锅内温度未达到103℃。 18.A B 2.21cm 19.F1; > 20.3:2 四、作图题
8 9 10 AC CD BCD 21.
22.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过入射点F做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已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以确定对应的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 (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凸透镜光路作图
23.
五、实验题
24.控制变量法 等于 质量 多 种类 甲 【解析】
(1)根据Q=cm可知物体吸热的多少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实验时需要用控制变量法。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则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2)由表中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的种类和液体升高的温度相等而液体质量不同,液体质量越大,需要的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由此可得: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3)由表中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等而液体种类不同,甲液体的加热时间比乙液体的加热时间长,甲液体比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得:液体吸收热量多少与液体的种类有关,甲的吸热能力更强。
点睛:加热时间相同,则吸热相同;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物质的种类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物体的质量越多,吸热的热量就越多.分析第2、4次实验数据,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不同,说明吸收的热量不同,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吸热能力强. 25. 小 相平 不可靠 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里的深度相同 A
【解析】①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都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②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探究压强与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深度不变,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可靠;③压强计两金属盒分别浸入
两种液体中,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相同也就是压强相同,根据p=ρgh在压强相同的情况下ρ与h成反比,即深度大的液体密度小,深度小的,密度大,因为A的深度小,所以A的密度大,故A是水,B是酒精。 点睛:①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都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②要根据压强的知识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需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③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在液体压强相同时,液体密度和深度成反比. 26.缩小 左 上 C 【解析】 【详解】
(1)先用焦距2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由图可知,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由“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即向左移动; (3)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成在光屏的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让蜡烛向下移动,或凸透镜向上移动,或光屏向下移动;
(4)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的像比手指指尖触摸前的像要暗一些,故C正确。 六、计算题
27.(1)5N。 (2)10N。 (3)5N。 【解析】
(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与推力平衡,则f=F=5N,方向向左;
(2)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摩擦力与推力平衡,则f′=F′=10N,方向向左;
(3)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增加到15N,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则F_合 =F-f=15N-10N=5N,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同。 七、综合题
28.做功C不会B 【解析】
(1)通电的电熨斗中电热丝发热,是通过电流做功产生的热,故电熨斗通电工作,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2)由题意知,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温度越高,弯曲得越显著.常温时,双金属片端点的触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相接触.当电熨斗与电源接通时,电热丝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双金属片顶端的触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分离,电路断开.金属底板散热,温度降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电路接通.由此判断,上层为铜片,下层为铁片,图C符合要求; (3)由于触点的连接情况受温度控制,电熨斗通电工作时,若突然断开电源,温度不会马上降下来,所以两触点不会立即断开;
(4)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故当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上调时,弹簧铜片
的形变程度变小,所以弹性势能减小,故选B. 故答案为:(1)做功;(2)C;(3)不会;(4)B.
【点睛】本题以电熨斗的原理与结构为内容,考查了电熨斗的详细结构与工作原理,能读懂其原理图,会根据双金属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分析是解答的关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