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质课《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3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度量和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之后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讨论交流,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过程,感受数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猜想、验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并能进行简单
的运用。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途径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拓宽学生思路。
4、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量角器、剪刀、测量记录表、每组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得出这个结论,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法上,我选择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我力求体现玩中学,学中悟的思想、让学生在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他们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为实现新课标理念提供了真正的发展空间。
1、创设情境,设疑导新(3分钟) 2、动手实践,发现新知(24分钟)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0分钟) 4、评价总结,交流反思(2分钟) 5、布置作业,延伸知识(1分钟)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一个趣味情境:在三角形王国中,几个三角形为“谁的内角和大?”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课件播放音频)三角形争得不可开交,始终争论不出结果。同学们,请你们评评理,究竟谁的内角和大呢?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三角形内角和
(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1、揭示概念
明确“内角”和“内角和”的概念是学生进一步探究内角和度数的前提,我先请学生每人都拿出一个三角形,指一指三个内角,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内角和的理解,在大家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2、猜测内角和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所以我放手让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有课外知识的积累,不难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猜想并不等于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3、动手验证
此环节我会留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思考、发现的时间,在这期间,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一起寻找验证方法,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有利于培优辅差。
4、汇报交流
经过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每人都有了自已的验证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汇报展示,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测量法
这个方法应是全班同学都能想到的,因此,我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后组内成员讨论、交流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的汇报中可能会出现答案不是唯一的情况,如179°、180°、181°等,此时学生会在心中产生更大的疑惑,“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谁的答案正确呢?”在这里教师要抓住契机,肯定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测量法会有误差,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方法二:剪拼法
有的小组可能会想到把三个角撕开,再拼在一起,刚好拼成了一个平角,由于以前学过平角是180度,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剪拼过程,我利用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攻克了本课的重点。 方法三:折拼法。
在展示折拼法时,我请学生上台演示,并把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时,教师可及时评价点拨:“像剪拼、折拼法都是把本不在一起的三个角,通过移动位置,把它转化成一个平角来验证,你们运用了转化策略,真了不起!”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就是把新知转化成旧知的过程。
其他方法:演绎推理法。
除了以上方法,学生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方法,比如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由于长方形四个直角和等于360度,因此每个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教师要对此种方法给予充分肯定,这种方法避免了在测量或剪拼、折拼过程中由于操作出现的误差,非常准确的说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5、归纳小结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我还利用多媒体,演示不断变化的三角形,并让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答:三角形的大小、形状都在变化,内角和却总是不变。从而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大小和形状无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数学离不开练习,新课标提倡练习的有效性,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第一题,基础练习:看图,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已知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第二题,提高练习:猜猜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①求等边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②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 ③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求底角。
这道题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隐含条件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第三题,拓展练习:生活中的数学
小明不小心将镜框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摔成了右图这样的三块,他想重新买一块玻璃安上,小明非常聪明,只带了其中的一块到玻璃店去,就配到了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玻璃了。你知道他带的是哪一块吗?
此题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我们学的是有价值的数学。
(四)评价总结,交流反思
此环节,我请学生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课件出示):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还有什么疑问?
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关注了学习结果,还反思了学习过程,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
(五)布置作业,延伸知识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