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华大学毛概考试试题集(1)含十八大内容

东华大学毛概考试试题集(1)含十八大内容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47:58

C、封建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1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D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C )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13、新中国独立、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4、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C ) 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 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 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 1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是( A ) A、国家资本主义 B、和平赎买

C、合作化 D、改造企业和改造人相结合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B ) A、经销代销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加工订货 17、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B )

A、由互助组到高级社再到集体化 B、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 C、由初级社到互助组再到高级社 D、个体小农到互助组再到高级社 18、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标志是( C ) A、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C、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 19、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 A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

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 A )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因素 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因素

2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征是( A ) A、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

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C ) A、革命性和妥协性 B、主动性和被动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 D、进步性和顽固性

29

23、剥削制度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B )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5、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B )

A、1949年10月至1952年10月 B、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 C、1953年12月至1956年12月 D、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 26、1949年到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 D )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的任务 B、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的任务 C、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的任务 D、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27、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B ) A、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 B、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经济 C、消灭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28、我党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 B ) A、没收、没收 B、没收、和平赎买

C、和平赎买、没收 D、和平赎买、和平赎买

29、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C )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30、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是在( B ) A、开始委托订货之后 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之后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之后 D、实行了统购统销之后

3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两面性是( D )

A、革命性与妥协性 B、主动性与被动性

C、进步性与反动性 D、剥削工人的一面与拥护宪法、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 3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C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与帝国主义之间矛盾

3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 D ) A、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B )

A、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D、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30

3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 C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国营经济 D、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36、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是( A )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 37、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C、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全国大陆的统一 D、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3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C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依法治国

40、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

A、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4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 B )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进行思想、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42、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

A、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合作化

4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过渡时期的结束 4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B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4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C )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46、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C )

A、资本主义体系 B、民主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7、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B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48、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其中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C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1

4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B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工人阶级与地主资本家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50、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一化”的含义是指( D ) A、实现私营企业的国有化 B、实现农业的集体化

C、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D、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51、提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是在( B ) A、党的七大 B、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八大

53、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 B ) A、1952年6月 B、1953年6月 C、1954年6月 D、1955年6月 54、我国过渡时期的含义是指( D )

A、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期 B、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期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革命转变期 D、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期 55、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 A ) 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组织的建立 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56、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依据是( B ) 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组织的建立 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57、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因素是( C ) 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组织的建立 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58、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准备条件是( C )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59、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群众基础是( A )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60、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建立( A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合作社

3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C、封建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1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D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C )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13、新中国独立、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4、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C ) 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 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 C、积极领导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