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水制碱教案两课时

海水制碱教案两课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2:17:34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2、了解常见盐的溶解性。 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能力以及观察、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从中体会到交流、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四、教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同学吃过馒头吗?可你知道做馒头之前需要对面粉发酵吗?当面团发酵时间过长,会散发出什么气味?这时应加入什么物质? 学生回答:酸味;纯碱(碳酸钠、苏打)

提出问题: 加入碳酸钠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为什么? 学生交流: 猜测可能是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气体。

鼓励引入新课: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知道性质决定用途,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那就需要我们对碳酸钠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 点明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纯碱的性质。

导入探究:刚才我们猜测碳酸钠可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利用现有的仪器和药品如何证明?

学生设计:分别取少量碳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根据提供的药品你还可以设计哪些实验? 学生设计:与酚酞、与氢氧化钙、与氯化钡? (所有实验均让学生设计方案,教师补充纠正。)

教师鼓励:同学们想不想完成你设计的实验?——想。但在实验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⑴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正确使用仪器;

⑵在实验探究1和2中,碳酸钠固体的量取约四分之一药匙,水或稀盐酸约

2毫升;

⑶在实验探究3和4中,碳酸钠溶液的量取约1~2毫升。 (鼓励学生合作完成,边实验边记录实验现象。) 交流共享:

1. 各组同学回顾并交流实验现象,教师以填表方式展示。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Na2CO3 + 2HCl =2NaCl + CO2↑ +H2O Na2CO3+H2SO4 =Na2SO4+ CO2↑ +H2O Na2CO3+Ca(OH)2=CaCO3 ↓+ 2NaOH Na2CO3 + BaCl2 =BaCO3 ↓+ 2NaCl 与氢氧化钙反应 石灰水变浑浊 与氯化钡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与酚酞试液作用 酚酞试液变红 (说明:性质形成于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的独立观察和解释,初步形成对碳酸钠化学性质的认识。借助观察、实验、记录、结论等不同手段,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知识的获得紧密结合起来,探究中同学们情绪兴奋,达到预想效果。)

(引导学生谈探究体会)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实验,你对碳酸钠俗称纯碱是怎样理解呢? 学生回答: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俗名纯碱的原因);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提出问题: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生成的气体可用什么物质证明? 学生回答:澄清的石灰水。

教师提问:具有CO32-离子的盐是不是都可与酸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否用此方法检验碳酸根离子。(回顾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学生交流:可以。

教师启发:归纳总结纯碱等盐类的化学反应规律。(可通过酸和碱的通性总结归纳盐的两条通性。)

(说明:通过引导设计和开放性的探究,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整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点明任务:在第一单元学过三类化合物酸、碱、盐,教师出示几种物质的化学式,请同学们说出这几种物质的类别。

NaCl、KNO3、FeCl2、FeCl3、FeSO4、Na2CO3、CaCO3

教师提问:根据组成元素把这些盐分类吗? 学生交流:

教师讲解:我们可以根据盐中是否含氧把盐分为无氧酸盐和含氧酸盐。无氧酸盐读作某化某,含氧酸盐读作某酸某。

盐的种类非常多,也可以根据盐含有的相同离子给一统称。同学们请看“部

分盐的溶解性表”中的第二行的盐依次是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和碳酸铵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它是——NH4+,可统称为铵盐;再看第二列的盐都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它是——NO3-,这些盐可统称为硝酸盐;以此类推,第三列的盐可统称为——盐酸盐。不同的盐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结合“表”,总结盐的溶解性规律(顺口溜)。

附:钾钠铵盐硝酸盐,全部溶于水中间;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导入复分解反应实质:在实验探究中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钡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学生回答:复分解反应

多媒体展示:演示氢氧化钠与盐酸、硝酸银与氯化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过程。

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盐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相互结合,两种离子之间若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反应便能发生,否则不能。请同学们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完成下面的习题。 反馈练习:

1、实验中学的同学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 [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②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④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研究讨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物中含有特殊的阴、阳离

+-+2-子,如①中有H和OH,②中有H和CO3,③中有___ ____, ④中有____ 。

[构建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网络形式.在网络中,用短线相连的这些阴阳离子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SO42-、NH4+,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 )”中,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网络。

( ) ( ) OH-——H+——CO32-——Ba2+——( ) Cu2+

[拓展运用]通过形成的网络,可以判断化合物间能否共存,进行物质的鉴别,用于物质的除杂等。如敞口放置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可以加入__________(填

化学式)除去杂质。

2、工业上可用石灰石、纯碱和水为原料制取烧碱,请你写出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3、厨房中有两种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食盐和碳酸钠中的某一种,请你利用厨房中现有的条件,用化学方法把它们区别出来。

4、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长时间未盖瓶塞,现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你打算怎样证明?

学生总结: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了纯碱的化学性质,总结出盐的一些通性,加深了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 课后作业:挑战自我1、2、3、4。

搜索更多关于: 海水制碱教案两课时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2、了解常见盐的溶解性。 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能力以及观察、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从中体会到交流、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四、教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同学吃过馒头吗?可你知道做馒头之前需要对面粉发酵吗?当面团发酵时间过长,会散发出什么气味?这时应加入什么物质? 学生回答:酸味;纯碱(碳酸钠、苏打) 提出问题: 加入碳酸钠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为什么? 学生交流: 猜测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