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观教案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价值简单而言,就是客体(事物或现象)能否满足主体(人)的需要,成为人们的追求的对象。比如我认识的一对夫妻,妻子爱好音乐,丈夫没多大兴趣,有一日妻子买了两张音乐会的票让丈夫陪她去,丈夫一问价格:400元一张,很不高兴:快够一个月的伙食费了,就为听场歌,太不值了!而妻子认为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不去太遗憾了!所以,音乐会对妻子来说有价值,而对丈夫来说没价值。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与意义。 典型案例8:搏击巨浪勇救人:魏青刚(2005感动中国人物)2006-2
2005年,河南农民工魏青刚在青岛崂山海岸三次跳入台风中的大海救人,央视采访他时,他说了一句很质朴的话:“我总是想人家的命是命,自己的命也是命,比方自己牺牲了,换取了人家的生命也是一样的。”
大家谈谈魏青刚的价值观是什么?(划线处)
最近,姚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志愿捐赠者之列,有记者问,如果真的有白血病人需要你的造血干细胞,正好你又正准备一场极重要的比赛,你会做什么选择?姚明的回答是:“那还用问吗?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姚明的价值观与魏青刚的价值观有什么相似?(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包含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所以我们大学生想获取社会对自己的肯定,就必须先展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例:我校一名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彩印厂工作,在校时就是个好钻研,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毕业后工作不久,厂里从欧洲进了一条先进的生产线,可就是启动不了,请香港专家来看也无济于事,领导被工人骂:“游山玩水去了,引进了一堆破烂!”压力之下,召集全厂技术人员分段攻关,结果只有我们的这位校友负责的部分运转起来了,领导大喜,把整条线都交给他去研究,经过努力,这位同学成功了。工厂给他的奖励是:三居室一套,报评福州市市劳模(也评上了)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我们不能以人生的长短或物质财富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 那么,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人生社会价值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
典型案例9佘艳的故事
四川白血病患儿佘艳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8年,她自愿放弃治疗,把全世界华人捐给她的54万元救命钱分成了7份,把生命当成希望的蛋糕分别给了7个正徘徊在生死线的小朋友。
提问:佘艳的社会价值?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四个坚持: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统一 提问:把54万元分给七个白血病孩子的佘艳,与把370亿美元捐赠给慈善基金的巴菲特,谁的人生价值大?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一些伟人把先进的思想带给国人,比如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比如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都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所以不能只看个人对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社会是人创造并由个体构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将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奠定更好的基础。比如社会财富是由全社会的人创造的,每个人在努力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也是为社会增加财富。例如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大学毕业)要花父母多少钱?上海社科院的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在上海徐汇区目前抚养一个孩子到成年需要49万元。可是有些大学生毕业后,不去工作,成日在家吃喝玩乐(目前有个专用名称叫啃老族),那么这49万的投资就扔水里去了。所以不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
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社会条件与个人条件。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比如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16日返回,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他没有想到,儿时的飞翔蓝天梦想,会飞得那样遥远,飞向了遥远的太空。 杨利伟曾说:“航天员是个非常神圣的职业,自己特别希望能走进这支队伍。”这一天他实现了人生梦想。其实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怀抱飞天梦想,但他们实现不了,因为没有实现梦想的社会客观条件。而我国从提出发展航天科技到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也走过了47年的光阴。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47年,从探空火箭到载人航天,航天技术一步一步成熟,国力逐渐强盛,才有了2003年神舟五号的成功。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一致。 只有与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相一致,个体价值目标才能在现实中更好地实现。 比如古人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指符合社会主导的价值观的途径。 实例
典型案例10爱国的姚明为中国篮球塑魂
2006年6月,在“学习姚明的职业体育精神”文件中,中国篮协称姚明在NBA和国际体坛的成功除了跟篮球相关的因素外,还要归功于他的爱国精神和东方式的处世哲学。 在接受《休斯敦纪事报》采访时姚明说:“在我来NBA之前,我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国家队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我来到NBA之后,这仍然是我最重要的目标。只要能让我进国家队,不给我报酬没关系,没有球迷我也不在乎,甚至让我当板凳球员都行。
姚明以他崇拜的东方处世哲学来要求自己,在面对媒体的批评和指责时胸襟开阔,经常迸发出“姚氏幽默”的火花。他在美国代表了全新的中国人的形象,让美国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含蓄、谦逊、勤奋、爱国、涵养和幽默”。
姚明还参加了很多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回报社会。他曾对一些灾民有过捐助,但从未主动提及,但是在担任中华骨髓库、特奥会、国际预防艾滋病协会的形象代言人时,他积极站出来,通过参与活动和拍公益广告片,号召大家从精神和物质上支持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9月12日是姚明的生日,有人问姚明有什么生日愿望,姚明微笑着说:“这个生日愿望就留给中华骨髓库吧,我希望捐献的人越来越多。”
在前往美国之前,姚明就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NBA的第一个赛季里,他几乎一切都要依靠翻译潘克伦帮助。第三个赛季,姚明已经完全不需要潘克伦的翻译,可以自由地和美国媒体交谈。
姚明敬业又自律, 范甘迪曾评价说:“姚明在体力不支时,可以咬牙挺下去。我对他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品质非常欣赏。”除了和队友一起出去吃饭,姚明从没有深夜离开过自己的房间。“在球场下面,姚明谦虚谨慎,以礼待人,被美国人视为最可亲的运动员之一。”
球场之外,姚明严格自律,展现的健康、勤奋、负责任的良好形象影响了很多华人。一些在美国的华人已经以姚明为榜样,教育孩子要“努力成为像姚明那样的人”。球场内外的姚明展示了他的祖国意识、民族意识、职业意识、拼搏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诸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了他的榜样作用。
提问:姚明的行动中,体现了那些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爱国、奉献、助人、勤奋、敬业,永远把为国而战摆在极重要的位置,成为亿万富翁同时也不忘弱势群体。(自从姚明加入NBA以来,他的收入就以几何数字增长。姚明在NBA这几年光工资一项,就已经有9380万美元入账。而更有美国资深记者称,如果姚明能在NBA打到40岁退休,那么姚明光在工资一项收入上将突破3亿美元大关。) 所以我们可以有这样的一个结论,个人所行符合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同样可以为自己带来物质与精神的收获。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简单说来,就是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敬业爱岗、自强不息。
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素。 典型案例11吴桂花的故事
一个不会学习的“笨”女孩,却能夺得世界宴会雕花大奖赛第一名,根本原因何在?就是找到了兴趣与天赋结合的“生长点”。人生价值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我,兴趣也要和天赋结合才能带来成功。天赋说句大白话,就是你天生就具备的能够毫不费劲地作好某件事的能力,天赋是未经后天学习,与生俱来的与众不同的能力。比如,你对篮球运动十分热衷,然而你天生瘦小,反应又不够敏捷,那么,篮球运动就只能作为你的业余爱好,而不适合成为职业兴趣了。桂花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
提升自我 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天赋有差异,但主观努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典型案例12天生我才必有用——罗吉的故事(提升自我,自强不息)
罗吉是个严重残疾的人,但他并没有因此为自己设限,而是勇于尝试与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他说的这段话让人敬佩:“你们和我之间的唯一差别就是你们看得见我的残障,而我看不见你们的。我们每个人都障碍,当人家问我是如何克服身体的残障时,我告诉他们我什么也没克服,我只是学会了我原先做不到的事,像弹钢琴或用筷子吃饭,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能力所能达成的事,然后就全心全意地尽力为之。”
敬业爱岗立足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把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而不是当成混饭吃的职业来对付,这样人生价值才更容易实现。 畅销书《把信送给加西亚》中有这么一段话:
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 什么是主动?
让我告诉你: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也就是说,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
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
更次之,就是有些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人是在磨洋工。
最等而下之的就是这种人,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人总是失业,遭到别人蔑视也是咎由自取。 典型案例13:《把信送给加西亚》
自强不息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黄美廉、张海迪都是值得学习的人物)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化为现实。对大学生而言,还有特殊要求: 走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大学生支教者冯艾的故事 典型案例14一个大学生的暑期实践报告
典型案例15我只想做只灯泡,照亮一间屋――研究生志愿者冯艾云南支教纪实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导入新课:
谁都不会忘记2002年2月23日,北京动物园的两只黑熊被人蓄意用浓硫酸“毁容”,造成严重烧伤,凶手当场被抓获,经查是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据这名电机专业的高才生供认,用硫酸泼熊是为了测试黑熊的嗅觉灵敏度。此事件发生时,恰逢全国人代会召开期间,人代会代表、从事心理教育的学者、网民就此事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究竟如何看待此事?教育部副部长、人大代表袁贵仁委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今天学生的教育至少存在四方面的欠缺。一是心理教育。具有正常心理的人都不会这样做,这位同学的心理方面有些缺欠。现在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而言,知识也应该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以增强对复杂影响的抵抗力。二是从环境教育来说,这位同学是单亲家庭,内向,不爱交流,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不是非常好。如一开始他能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可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从教育角度来说,应该提供宽松环境。很多学校只重视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创造学校和宿舍的文化氛围中,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三是人文精神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大学更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对人文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把他律变成自律,内化为自觉。四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要形成整体,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朝一个方向用力,为学生制定一个统一的努力目标。
袁贵仁委员的观点阐明了人生环境对我们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大学生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的环境,主要就是要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详讲)
“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