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黄石市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湖北省黄石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7分)
伫立旷野,苍qió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悠思;听雨危楼,深.
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伫( )立 苍qióng ( ) yùn( )含 亘( )古 ..
(2)文中两个词中有错别字,这两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 ;“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2
分)
(4)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 和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天地灵气和 的赞美。(1
分)
2.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②在省级文明
城市创建活动中,黄石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矿冶新城
是我家,文明礼貌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④我们要
共同维护矿冶新城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至关重要。
(1) (2) (3) 3.默写古诗文。(要求字体工整,错、漏、添一字,均不得分;6分)
①晏珠《浣溪沙》的“ , ”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②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 。”,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
“ ,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③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三人行, ”,启发我们虚心取人之长;《孟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教会我们坦然面对人生。而诗仙李白却在《宣州榭
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高唱:“倶怀逸兴壮思飞, 。”表达了自己执着追求理想的凌云壮志。④总言之,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激励着无数的热血青年奋发有为。请你任意写出一句能激励思想和鼓舞斗志的古诗文句子: 。 4.名著阅读。(2分)
阅读下列有关名著和重要文学作品的提示材料,请分别写出【甲】【乙】【丙】每个语段中主人公的名字,并列举出【丁】段涵盖的两部悲剧作品名称。
【甲】 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迷,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了,另讲猫的故事了……
【乙】 他骑着它,在田间的大路上飞驰,见前面有其他孩子,就将车铃按得丁零零一路响。孩子们回头一看,就闪到一边。胆小怕轧的,就赶紧跳到地里。他骑着车,呼啦一声过去了,那几个孩子就会嗷嗷叫着,一路在后面追赶。
【丙】 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丁】 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的莎士比亚,我们都很熟悉。尤其是学过了他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可你是否读过他的四大悲剧呢?请举出其中任意两部。
【甲】 【乙】 【丙】 【丁】
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以“爱心”或“机遇”开头,写一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话。(2分) 例句:人生不发返程车票,一旦出发了,绝不能返回。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题(共14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 师 表》)
【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 说》)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劳其筋骨( )遂许先帝以驱驰( )由是感激( )才美不外见( ) ......7.选出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
A、躬耕于南阳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受任于败军之际 D、骈死于槽枥之.....
间
8.用“/”为【丙】文中画浪线句子断句。(断五处,不要求加标点;2分)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0.“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遂许先帝以驱驰”【甲】【乙】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个个都怀有千里之能,请结合《马说》谈谈他们得以施展千里之志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分)
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用佳句抒发自己的千里之志: 。(1分) 12.(任选一道题作答,2分)
(1)通读【甲、乙、丙】选文,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2)通读【甲、乙、丙】选文,联系选文内容和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你的人才观。
(二)阅读《学会谅解》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8分)
学会谅解
①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 _____,能______;谅解是_____,能______。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②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已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③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④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
⑤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⑥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⑦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别人。
⑧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⑨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⑩让我们学会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3.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2分) 14.文章第④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2分) 15.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分)
16.如果将第⑨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1分) 17.仿照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2分)
答:谅解是______,能______;谅解是_____,能______。
(三)阅读现代诗《错误》,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5分)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阅读点睛:《错误》是郑愁予流传最广的诗作,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