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1物理试题 含答案
惠来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1)
高一级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改变 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D.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其重力与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 B.人向前走,是因为地面对人脚的作用力大于脚对地面的作用力
C.鸡蛋掉在地上破了,而地面未损坏,说明地面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面的作用力 D.跳高运动员能从地面上跳起,是由于起跳过程中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
3.如图所示,有一只重为G的蜻蜓在空中沿虚线方向匀速直线飞行,在此过程中,蜻蜓受到空气对它作用力的方向是( ) A.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
4.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C.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35m
D.在5s~6s内,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5.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同轴,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A=RC=2R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等于( )
A、4:2:1 B、2:1:2 C、1:2:4 D、4:1:4
6.如图所示,船从A处开出后沿直线AB到达对岸,若AB与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为4m/s,则船从A点开出的最小速度为( ) A.2m/s B.2.4m/s
A B 水流 C.3m/s D.3.5m/s
7.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
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不全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
8、如图所示,在某一峡谷的两侧存在与水平面成相同角度的山坡,某人站在左侧山坡上的P点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三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在A、B、C三处,不计空气阻力,A、C两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到A、B、C三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B.落到A、B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C.落到B、C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大小可能相同 D.落到C处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9.如图,两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弹簧相连.从左边用水平力F1拉动M,使它们产生一个共同的加速度a,这时弹簧伸长量为L1;从右边用水平力F2拉动m,使它们也产生一个共同的加速度a,这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2.两物体的质量为M>m,则( ) A.L1>L2
B.L1<L2
C.F1=F2 D.F1<F2
10.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线1表示竖直分运动的v?t图线 B. 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 C. t1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1
20D. 若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则2t1时刻的速度为5v0
11.如图,吊车以v1速度沿水平直线匀速行驶,同时以v2速度匀速收拢绳
索提升物体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为v1+ v2 B. 物体相对地面做曲线运动 C. 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为
D. 绳索保持竖直状态
12、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
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此时人的拉力
大小为F,则( )
A.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 θ B.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cos θC.船的加速度为
vFcos θ-fF-f D.船的加速度为 mm13.“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 A.在Pa段作自由落体运动
B.在ab段人受到的合外力向下,人速度在增大 C.在bc段人的加速度向下,人速度在减小 D.在b点,人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4分)(1)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已备有如下器材:A.白纸 B.图钉 C.方木板 D.斜槽轨道 E.小球 F.天平 G.刻度尺 H.重垂线 L.秒表 上述器材中,不需要的器材有: ...
。(填器材名称前的字母)
(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面的操作要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为了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切线水平
B.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 为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的末端匀速滚动以平衡摩擦力
D.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15.(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或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在绳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滑动。
B. 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 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D. 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88 cm,CD=6.26 cm,DE=8.67 cm,EF=11.08 cm,FG=13.49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m/s,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C = 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
(3).某同学根据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作出a—F图象(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图线的斜率的倒数的物理含义是
16.(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4.0kg的小球在轻质弹簧和细线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弹簧BO水平并处于压缩状态,小球与弹簧接触但不粘连,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取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静止时,细线中的拉力T和弹簧的压缩量x; (2)剪断细线AB瞬间,小球的加速度a。
0
0
0
2
A 1.50 B C 3.88 6.26 D 8.67 E 11.08 F 13.49 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