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部分第五章 图表专攻系列(十一)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图表专攻系列(十
一)山地垂直自然带
谱图的判读
2018年7月,某驴友团冒着48摄氏度高温到吐鲁番盆地旅行。图1是他们旅途中的著名景点火焰山,图2为附近某山地两坡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分析两坡向自然带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图1 图2
[图形解码]
[试做答案] 差异:同一自然带N坡高于M坡,N坡的雪线高度大于M坡,N坡缺失了云杉林带(M坡的自然带数量更多)。
原因:N坡为阳坡,热量条件好;背风坡,降水少:M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阴坡,蒸发量小。
1.以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
2.以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依据带谱与当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
3.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
较低。
4.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由此也可判断南北半球。如下图甲所示。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
甲 乙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