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四期药物临床试验监查员实用技能培训班

第四期药物临床试验监查员实用技能培训班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3:25:33

1) 相关人员与机构的审查与认定:

? 申办者在研究准备阶段,至少应进行以下人员与机构的审查与认定工作。 ? 研究者/研究机构资格与资源审查与认定 ? 监查员的资格审查与认定 ? 数据管理员的资格审查与认定 ? 统计学专业人员资格审查与认定 2) 一些技术上的考虑

研究方案的设计:方案的设计应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操作性,方案应尽可能避免可能引起歧义的叙述,对相关名词应给出明确的可操作的定义,对研究过程及相关事项做出明确规定或约定。

病例报告表的设计:病例报告表的设计应结果清晰。 3) 相关文件的准备工作

包括制定或确认研究的操作规程、数据管理规程,制定数据管理计划,建立事先的约定等 4) 其他准备工作:

包括启动会、人员培训、工具手册等,数据录入及数据录入控制程序也可以在此阶段创建 6、数据产生过程的管理

1) 监查:确认所有数据的记录与报告正确完整,所有病例报告表填写正确,

并与原始资料一致。每一受试者的剂量改变、治疗变更、合并用药、间发疾病、失访、检查遗漏等均应确认并记录。核实入选受试者的退出与失访须在病例报告表中予以说明。

2) 稽查:对研究过程可以开展稽查工作,以对其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

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3) 协调会:必要时可以举行由研究相关各方共同参加的协调会,就一些共

性问题进行统一协商与解决。

6、数据产生后的管理

1) 监查:监查员对病例报告表的记录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所有错误或遗漏

均已改正或注明,经研究者签名并注明日期。并就发现的疑问要求研究者进行补充、更正、或做出解释。

2) 二次检查:数据管理员对监查员检查过的病例报告表进行二次检查,以

检查出监查员未发现的问题,同时发现一些事先未能预见到的问题,为后面的计算机检查补充线索。

3) 数据录入与检查:为了最后的分析,记录在病例报告表上的内容应转录

为电子版本的数据库,为避免引入录入错误,需进行独立双份录入及核对。

4) 计算机程序检查:录入无误的数据需进行计算机程序检查,一方面弥补

监查员与数据管理员手工检查的遗漏,另一方面进行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检查,如逻辑关系检查在手工检查阶段很难进行,可利用程序进行检查。

5) 数据审核:录入且检查确认无误的数据库,需交数据审核小组进行最后

的数据审核,以对部分数据的处理做出决定,并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6) 稽查:对这一阶段也可视情况进行稽查,对数据管理及数据的质量进行

评估。

7、数据管理的信息传递

为保证数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得到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证信心能够及时而且充分地在研究相关各方之间进行传递。所有信息传递活动均应有书面载体,并均应有书面纪录。

没有记录的事情就没有发生:数据管理的所有工作均应有书面材料为据。包括: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库确认、病例报告表交接、数据确认细节描述、疑问表交接、质控检查、数据审核与锁定均应有文书为据。

1) 研究者与监查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研究者就某些情况向检查员进行请示或说明,监查员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并将情况及时向各中心通报。

2) 研究者与数据管理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数据管理员就病例报告表中有关问题向研究者提出质询;研究者就某些情况

向数据管理员进行说明,并解答数据管理员提出的问题。二者的信息交流主要以监查员为媒介间接进行。

3) 监查员与数据管理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监查员就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协调结果向数据管理员进行通报,并以研究者的说明为基础,就一些问题向数据管理员做出说明。数据管理员向监查员提出数据管理所需文件的要求,并就病例报告表中的疑问向监查员DQF,请求解答。

4) 数据管理员与数据录入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数据管理员就CRF的录入向录入人员做出统一说明,指导其录入,并解决录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录入员就录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数据管理员提出质询;数据管理员依据CRF中的填写情况、研究者的说明及数据管理的约定对录入员的问题做出回答。

5) 数据管理员与统计分析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负责制定统计分析计划,数据管理人员结合统计分析计划进行数据管理,并对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做出数据情况说明,向其提交数据管理报告。必要时数据管理员可对统计分析计划书提出参考意见。

6) 稽查员与相关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稽查员作为统计研究外部人员,对参与研究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质询,要求解答;相关方则应做出相应解答。

8、数据管理计划

? 作为数据管理的开始,制定一份全面而详细的管理计划,将使整个数据

管理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 数据管理计划的建立应以对研究的分析为前提,包括研究方案、病例报

告表、需要使用的资源、研究的时间表,同时还需考虑申办方的一些特殊要求,如数据库结构、变量名称与格式等。

? 数据管理计划将作为整个数据管理过程的指导性文件,之后所有过程均

应按照其中定义的时间与方法进行操作。 ? 数据管理计划包括的内容

1) 研究的一般情况,如研究目的、研究的整体设计等。

2) 数据管理工作的时间表。在此时间表中,每个环节的开始与完成时间都

应有所体现,同时,该时问表应与整个研究的大时间表相互协调。 3) 相关人员与职责。

4) 数据库软件的选择与数据库的创建方式。数据库的主要框架等。 5) 如何确认数据库。

6) 定义监查员应提交的数据材料,以及如何进行这些材料的移交与管理。 7) 如何进行数据录入与核查。 8) 如何进行数据确认。

9) 疑问表如何产生、解决与管理。

10) 如何进行质量检查,包括质量检查的具体质量标准。 11) 数据审核。 12) 数据锁定及移交。 13) 定义需存档的文件。 14) 数据的安全保障措施。

15) 其它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如电子数据的传递与管理、数据管理的阶段

报告等。

9、研究数据库,计算机系统验证 原则:ICH GCP:见5.5.3

? 保证并提供文件证明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符合申办者对完整性、精确性、

可信性和预期结果一致性(即确认考核)的既定要求。 ? 保持一个防止非授权人员接触数据的安全体系。

建立计算机系统的确认考核

确认考核计划的目的 测试环境的确认考核 测试环境的确认考核

?

包括所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安全性

安全性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相关人员与机构的审查与认定: ? 申办者在研究准备阶段,至少应进行以下人员与机构的审查与认定工作。 ? 研究者/研究机构资格与资源审查与认定 ? 监查员的资格审查与认定 ? 数据管理员的资格审查与认定 ? 统计学专业人员资格审查与认定 2) 一些技术上的考虑 研究方案的设计:方案的设计应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操作性,方案应尽可能避免可能引起歧义的叙述,对相关名词应给出明确的可操作的定义,对研究过程及相关事项做出明确规定或约定。 病例报告表的设计:病例报告表的设计应结果清晰。 3) 相关文件的准备工作 包括制定或确认研究的操作规程、数据管理规程,制定数据管理计划,建立事先的约定等 4) 其他准备工作: 包括启动会、人员培训、工具手册等,数据录入及数据录入控制程序也可以在此阶段创建 6、数据产生过程的管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