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28:12

中考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 题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 识 目 标 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 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目标 能 力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隋的统一,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教学难点 PPT 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 讲授法、图表法、合作研讨等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中考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提到了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的治乱兴衰给后人留下了哪些经验与教训?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学习、探讨的问题。 新课学习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栏目。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时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 由于南北朝后期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而完成统一的人就是后来称为隋文帝的杨坚。PPT展示图片。 使用PPT演示政权更替情况。 提问:隋朝统一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板书概括: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3、隋初经济的繁荣 展示PPT,让学生归纳、概括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用板书进行概括、总结。1. 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2.原因:①政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引导学生联系回顾西汉的“文景之治”,归纳出强盛王朝开国前期的共同点。 共同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的逐步繁荣。 在学生讨论时适时对他们进行引导,要认识到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过渡:面对疆域辽阔的王朝,隋文帝要怎样选拔官吏,帮助他进行统治呢? PPT展示材料: 备 注 中考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 1.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存在什么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2.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取士有什么区别?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3.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有哪些贡献?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是,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4.科举取士有什么影响?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取士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 三、隋朝大运河 过渡:由于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的大河如长江、黄河等,大多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我国南北之间要有一条畅通的河流,只能靠人力开凿。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许多人工河道,其中最著名的是隋朝大运河。 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605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通大运河。 强调: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全长四五千里。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其中的邗沟早在春秋时期,中考

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经吴国祁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竣的。另外,这儿还有一段广通渠,广通渠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位于渭水之南,是为解决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的问题而开挖的。(背诵:三点、四段、五河) 提问: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得出结论:隋文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展示PPT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再想一想,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展示PPT“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教师:强大的隋王朝仅经过37年就灭亡了,是大运河造成的吗?为什么“尽道隋亡为此河”?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造成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隋炀帝曾经三次巡游江都。在隋炀帝的眼中大运河首先为他巡游享乐、发动对外战争、对内镇压人民反抗提供了便利。通过巡游来显威风,巩固统治,为发动战争作准备。变本加厉的剥削,兵役、徭役更加繁重,结果隋朝被淹没在人民的反抗中。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暴政 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炀陵帝》一诗中写道:“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半亩田。”他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因为他统治残暴。阅读课文,找出隋炀帝暴政的表现。 (1)表现: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多次巡游;三征辽东。 隋炀帝的暴政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考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 题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 识 目 标 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 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目标 能 力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隋的统一,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教学难点 PPT 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 讲授法、图表法、合作研讨等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中考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提到了大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