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20阀在试验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检查主阀排气口漏泄量,如果超过限度首先查看滑阀与滑阀座研磨状况,以及是否被异物划伤或由于组装别劲造成压缩空气从主阀排气口排出超过限度,如果存在卡滞更换活塞杆,否则从新研磨滑阀及滑阀座。如果仍不能排除故障,考虑更换加速缓解阀及顶杆。如果制动位主阀排气口不漏,而缓解位和常用制动保压位漏泄数值基本相等,可以断定为加缓阀与顶杆不匹配导致接触不严密造成的漏风,此时只需要更换顶杆。理论上加速缓解阀和顶杆不匹配缓解位和常用制动保压位数值应该相同,且制动位主阀排气口无漏泄,但是实际情况是有些缓解位数值比常用制动保压位大许多,伴随着制动保压位制动管路增压,还有些表现为只有缓解位的主阀排气口漏泄,通过更换顶杆,仍然可以排除故障。如果缓解位主阀排气口达到300以上时,考虑滑阀串风,因为目前研磨条件下出现如此大的漏泄情况可能性不大,通过更换滑阀可以排除故障。
3.检查局减排气口的漏泄量,如果超限,首先拆下主阀上盖查看主阀上盖是否有裂纹,铝合金材质的上盖更易出现裂纹。其次,重新研磨滑阀背面和节制阀。如果试验后仍不合格,则更换滑阀,考虑为滑阀的工艺孔铆钉处漏泄或者滑阀腔内孔路窜风。 2.3 常用制动保压位
1.加速缓解管排气口漏泄超限,首先考虑为止回阀不合格,或者有异物导致接触不严密,可打开检查压痕,如果不合格更换新品。如果无法排除故障需查看滑阀座h1孔周围是否有划痕,研磨滑阀座并更换滑阀,如果仍然无法排除考虑为止回阀座铜套不平及内部窜风,目前检修工艺无法排除此类故障。
2.检查制动缸管路压力变化值超过10kpa/10s,则须检查滑阀背面及节制
阀,并重新研磨滑阀背面和节制阀。如果仍然漏泄超标,并且只有这一项试验不合格,则更换滑阀。
3.加速缓解风缸管路漏泄超标,往往伴随着制动位加速缓解管路漏泄,查看半自动缓解阀小夹心阀压痕是否均匀,并更换小夹心阀。如果故障仍无法排除可以更换半自动缓解阀。
4.主阀排气口和局减排气口的漏泄与判断制动位和缓解位是一致的。 2.4 主阀性能试验(阀的作用和孔的通量试验)
1.制动及缓解通路制动缸压力由零上升至350kpa的时间不大于4s如果检查不合格则须检查制动缸通路是否畅通,是否被异物堵塞如果有将其清除即可排除此故障。
2.制动缸压力由300kpa降至150kpa的时间配用254㎜直径制动缸为4~8.5s配用356㎜直径制动缸为3~7s如果压降时间超限则是主阀前盖缓解孔处缩孔堵错装漏装所致,须检查是否加装缩堵及大小是否为2.9mm从而排除此故障。
3.缓解阻力检查列车管与副风缸的压差最大值应为6~16kpa,阻力小时应减小滑阀弹簧开口角度,从而增加滑阀对滑阀座的力。一般会出现阻力大的现象,因为滑阀除了受到滑阀弹簧的压力外,还受到副风缸压力空气的压力,此时将滑阀弹簧的开口角度扩大至适当角度即可排除故障。 4.一局减通量的时间为2~10s局减排气结束后列车管减压量不允许大于40kpa。如果一局减通量(局减室升压)时间长则是主阀安装面φ0.8㎜的局减室缩堵堵塞只须疏通即可。如果疏通后仍不起作用则是滑阀局减通路堵塞须疏通,如果局减排气结束后无减压量或是减压量大于40kpa则须检查稳定杆或稳定弹簧。
5.局减阀作用 制动缸管路压力由30kpa上升到50kpa的时间为1.5~6s。并在45~70kpa时停止升压。当制动缸容量风缸压力降低30kpa时,制动缸压力应再升到45~70kpa。如果此时压力上升时间长则须检查局减阀杆上密封圈及局减阀杆、看是否阻力过大及局减活塞套径向孔是否阻塞排除即可。如果上升压力超过70kpa则是局减弹簧过硬造成。局减阀不作用的情况较为普遍,是因为滑阀和滑阀座不匹配导致孔路位置对不准,此时更换滑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锡青铜滑阀和铝合金阀体配合的情况。 6.保压稳定孔 检查稳定后的压差计数值为1.2~6kpa并且此时主阀不允许缓解。如果压差值大则滑阀面上的φ0.2㎜孔小相反则孔大。但此时如果主阀自然缓解则须研磨节制阀及滑阀背面。保压稳定孔被堵塞的现象较为普遍,可在组装岗位使用清洗剂从滑阀底面f2喷入,如果液体同时从滑阀背面f2和滑阀底面f4喷出,则孔路疏通。否则多喷几次,并用通针疏通后使用清洗剂检验疏通效果。
7.加速缓解阀作用 检查列车管压力上升10kpa以上再下降。如果列车管压力上升小于10kpa甚至不作用,拆下主阀上盖,按压顶杆,查看是否卡滞,如果卡滞是因为安装不到位或者加速缓解阀和顶杆不匹配,可取出后重新安装或者更换顶杆。如果仍然不合格则是主阀下盖中的通路不通或者主阀前盖的限孔大,须将下盖和前盖分别打开检查,无法修复时更换。 8.副风缸充气孔 检查副风缸压力由50kpa上升到150kpa的时间配用254㎜直径制动缸为15.5~19s配用356㎜直径制动缸为12.5~16s。在配用254㎜直径制动缸时时间短则是主阀安装面半圆形腔内的充气孔大或误装缩堵了,另外配356㎜直径制动缸时间长则须检查滑阀上副风缸充气孔是否堵塞并用通针及清洗剂疏通即可。
9.加速缓解风缸充气通路 加速缓解风缸由100kpa充至200kpa的时间为11~20s。如果时间长则须疏通滑阀上的φ0.9㎜的充气孔f2。
10.紧急二段跃升压力105~170kpa然后缓慢升至平衡压力并检测由零上升到350kpa的时间。如果压力上升低于105kpa则紧急二段阀弹簧过软相反则弹簧过硬,由于弹簧测力机很精确,弹簧不合格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情况是滑阀孔路和滑阀座孔路对正不到位,此种情况往往伴随着制动缸压力上升时间不符合要求,需要同时更换滑阀和主活塞杆。如果只有制动缸压力上升时间不符合要求则须检查紧急二段阀上是否加装缩堵了。 2.5 缓解阀
1.从副风缸压力开始下降起2秒内制动缸应开始缓解。制动缸容量风缸压力从350kpa降至40kpa的时间不允许超过4s并且制动缸压力应能排至零。如果制动缸开始缓解时间大于2秒制动缸压力下降超过4秒甚至制动缸根本不缓解则是半自动缓解活塞杆上方颈不与半自动缓解阀套通手柄部的小孔未对准或是半自动缓解阀手柄部至半自动缓解阀活塞下腔通路不通,还有可能就是没装顶杆。有些情况铸铁阀的半自动缓解阀的凹槽边缘没有棱,使得中间垫的凸起造成结合面不密贴,可以通过剪除中间垫凸起的方法解决故障,但是不符合铁路货车制动检修规则要求,不建议采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报废半自动缓解阀,更换为报废120阀上拆下的半自动缓解阀。有些半自动缓解阀不作用仍然采取更换滑阀的方式排除故障。
2.缓解阀内副风缸和加速缓解风缸通路 检查加速缓解风缸压力应低于副风缸压力,副风缸压力从300kpa降至150kpa的时间不超过7s。如果不合格则须检查半自动缓解阀手柄部顶杆座的排气孔是否堵塞或是手柄座套卡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