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20阀在试验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20阀在试验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高兆广
北京铁路局丰台车辆段 北京 100070
摘要:随着制动装置段修工艺的不断改进,如:段修中采取把所有橡胶件全部更换新品,因橡胶件不合格,而导致返工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2014年引入滑阀、滑阀座、节制阀数控研磨机后,滑阀、节制阀、滑阀座等接触面研磨不到位引起的返修阀数量已经大大降低,因此对返修阀的处理方法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本文依托空气制动装置作用原理结合现场检修实际情况详细介绍120阀在当前检修工装、检修方法下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常见故障制动位、处理方法 1 引言
随着车辆载重、运行速度和牵引重量的不断提高,旧型铁路货车的制动机已无法满足运输发展的需要。为此,在103型分配阀的基础上,90年代初研制了120型空气控制阀,针对120型空气控制阀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在1999年和2008年进行了局部改进,从而形成了现在装用于铁路货车的120型空气控制阀。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被称为“车辆的心脏”,它是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件,直接影响到制动装置的可靠性,进而影响铁路货车的安全运行和铁路的正常行车,因此必须提高120型空气控制阀的检修质量。而120型空气控制阀检修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故障阀的处理,减少报废阀也是节支降耗的重中之重。下面就按照120型货车空气
控制阀试验记录(见附件)的顺序详细介绍在当前工装、工艺条件下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1 制动位
各结合面处及缓解阀排气口,缓解阀手柄处涂刷防锈检漏剂(以下简称为检漏剂)进行检查,不允许产生漏泄。
1.主阀上盖结合处有漏泄,则是主阀上盖安装面上的φ16㎜的异形圈误装或组装不当造成异形圈挤压变形缺损,此时须将上盖打开检查、更换新品重新组装即可排除漏泄。
主阀上盖中铆钉处漏泄,列车管压力空气到主活塞上腔通路中工艺孔中加装的铆钉,由于运输和检修中的磕碰导致变形造成漏风,采取更换上盖排除漏泄。后来为防止在行车中发生的铆钉崩出事故改装为螺钉,但是磕碰造成的漏风仍时有发生。
2.主阀下盖结合处有漏泄,则是下盖安装面上的φ35㎜、φ45㎜密封圈误装或组装不当造成密封圈挤压变形缺损,此时只须将下盖打开检查更换新品重新组装即可排除漏泄。由于有些φ45㎜新品密封圈略大再加上安装过程中手套上残存的硅脂使密封圈摩擦力大大减小更不容易入槽,造成挤压变形而漏风较为常见。
3.主阀前盖与阀体结合处有漏泄,首先考虑局减阀安装面上的φ25㎜密封圈误装或组装不当造成密封圈挤压变形缺损造成漏泄。其次考虑是主阀前盖变形或者主阀前盖局减阀部位的凸起因为安装上盖时螺栓未均匀紧固而导致挤压变形引起漏风,其中前盖材质分为铸铁和铝合金,由于铝合金材质比较软,这两种状况容易出现在铝合金材质的前盖上,此时需要更换前
盖。铝合金材质是铸铁材质的替代品,减轻了120阀的重量,并且螺栓扣损坏现象大大减少,延长了120阀使用寿命。
4.主阀前盖的局减阀呼吸孔漏泄,则是局减膜板处漏风,需更换新品。 5.主阀与半自动缓解阀之间的中间体垫有漏泄,则是连接紧固中间体垫的两个螺栓未紧到位或有松动。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早期生产的铸铁120阀中,有些靠近前盖的半自动缓解阀安装座过厚,造成螺母悬入长度过短而紧固力矩不够,而远离前盖的安装座螺母正上方有半自动缓解阀体遮挡造成风扳手无法垂直用力或者螺钉过长造成拧紧力矩不够。此时换装无螺帽的螺母,便于观察螺母悬入的长度,保证螺母拧紧到位。
6.半自动缓解阀的上盖结合处漏泄,则是半自动缓解阀上盖φ22㎜的密封圈误装或组装不当造成密封圈挤压变形缺损此时须将缓解阀上盖打开更换新品重新组装即可排除漏泄。另外,如果缓解阀上呼吸孔漏泄则是缓解阀膜板及φ14㎜密封圈有缺陷此时须将缓解阀膜板及密封圈分解检查重新更换即可排除。
7.缓解阀下盖结合处有漏泄,则是缓解阀下盖上的φ45㎜的密封圈误装或组装不当造成密封圈挤压变形缺损此时只须打开下盖更换新品即可。如果缓解阀手柄处有漏泄,缓解阀排气口检测泡>12㎜/10s时则须检查缓解阀内副风缸及加速缓解风缸气路小止回阀,及缓解阀杆上的排风阀。 8.检查主阀排气口漏泄量,为适应铁路提速要求,段将漏泄量指标加严为50ml/min,此处漏泄往往伴随着缓解位和常用制动保压位主阀排气口的漏泄,且漏泄数值都较大。由于数控研磨机的使用使得滑阀底面和滑阀座的研磨效果得到了极大改善,因研磨不到位导致漏泄可能性不大,应该首先考虑更换加速缓解阀及顶杆。由于集中清洗和集中模板组装造成加速缓解
阀的互换使用,便产生了匹配的问题,如果为铸铁阀则优先选用黄色的加速缓解阀,如果为铝合金阀则优先选用银色的加速缓解阀。如果不奏效考虑滑阀研磨不到位,取出主活塞检查滑阀底面和滑阀座的摩擦痕迹,采取更换滑阀和重新研磨滑阀座。由于锡青铜比硅黄铜的硬度低,因此锡青铜材质的滑阀出现故障可能性更大,更换为硅黄铜材质的滑阀。
9.检查局减排气口的漏泄量,为适应铁路提速要求,段将漏泄量指标加严为50ml/min,此处漏泄往往伴随着缓解位和常用制动保压位局减排气口的漏泄。首先拆下主阀上盖查看主阀上盖是否有裂纹,铝合金材质的上盖更易出现裂纹。其次,重新研磨滑阀背面和节制阀。如果试验后仍不合格,则更换滑阀,考虑为滑阀的工艺孔铆钉处漏泄或者滑阀腔内孔路窜风。 10.副风缸管路压降超过7kpa/10s。个别主活塞下模板内径部位有凹槽需增加一个φ25密封圈,此外局减阀和紧急二段阀的匹配问题也会造成压降不合格。此处不合格必然会导致列车管风表增压,处理方法仍然是先加密封圈,故障无法排除时更换局减阀和紧急二段阀。如果仍然无法排除,更换滑阀,考虑为滑阀不匹配。
11.加速缓解风缸管路压降超过7kpa/10s。考虑为加速缓解阀的匹配问题,更换加速缓解阀及顶杆。 2.2 缓解位
1.除主阀前盖及缓解阀下盖外,在各结合面周围涂检漏剂进行检查,不允许漏泄。在缓解位经过紧急制动位各结合面检查后仍须再次检查,如有漏泄仍须排除。并且在缓解位须对主阀上盖加工堵再次进行漏泄检查,在现场试验中经常遇到此处漏泄,大多是由于120型控制主阀在现车中拆卸及组装时将此处磕碰变形造成,此时只须重新更换即可排除此故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