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解答】解:A、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8.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实验中要求从同一点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从而看出在不同材料上的滑行的距离.而这三种材料我们非常熟悉,从而比较出受阻力的不同,然后我们可以猜想如果没有任何阻力的话,物体的速度将不会改变 【解答】解:
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错误;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 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点 D.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点 【考点】重力.
【分析】①竖直方向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无关. ③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解答】解:
A、羽毛静止在木片上,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木片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选项正确;
B、无论羽毛是什么形状、什么状态,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此选项正确;
C、D、支持力的作用点在a点,羽毛保持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所以重心在a点.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D.
10.用弹簧测力计通过水平绳子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物体( ) A.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 B.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 D.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①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即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到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②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在绳子断开前后没有变化,因此摩擦力不会改变.
【解答】解: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即这两个力的大小相同,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拉力为2N,因此摩擦力等于2N;
当绳子断开后,拉力消失,平衡状态被打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小车慢慢停下来,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摩擦力仍等于2N. 故选D.
11.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三角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上各部分的受力情
况.她用一只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方式在竖直面内进行操作,感受A端对左手手指以及B端对手腕的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力的示意图.
【分析】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感受A端对左手手指的力斜向上;B端对手腕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背向手心的.
【解答】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右手在C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时,A端会产生一个对左手手指的力,这个力的方向为沿A边斜向下,B端会产生一个对手腕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手腕向左的,三角吊车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所以合力方向向上,从四个选项的图中可知A图符合要求,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放入液体的木块完全相同,由浮沉条件可知两物体所受浮力相等,由浮力公式可知两液体的密度,由压强公式可知对底部的压强.
【解答】解:两木块完全相同,它们在液体内都是静止的,故受力平衡,即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 由于物体在甲中浸入水面的体积比乙中的小,故由F=ρgV,得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由P=ρgh得,由于液面高度相同, 则P甲>P乙. 故选A.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鞋底、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美观
B.
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是应用了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性质
C.
锤柄往下撞击板凳,锤头就能套紧在锤柄上,这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D.
贴在墙面上的吸盘受到拉力也不易脱落,是由于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平衡力的辨别;重力的方向;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A、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用重物和细绳做一个重垂线,细绳的方向就是竖直方向,用它可以判断墙壁是否竖直;
C、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在板凳上撞击锤柄,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就是利用惯性;
D、此题中,大气压力作用在水平方向,重力是竖直方向上的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A、鞋底、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所以A错; B、重垂线检查墙是否竖直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原理,所以B是错误的;
C、向下撞击锤柄时,锤柄受力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C是正确的;
D、吸盘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吸盘和墙面之间就有很大的摩擦力,摩擦力和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C.
1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漂浮于海面的冰山正逐渐熔化.小明为了探究冰山熔化后海平面是否变化,就将一块冰放入浓盐水中,冰处于漂浮状态,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将比熔化前( )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无法判断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质量及其特性;重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漂浮于海面的冰山受到的浮力等于冰山的重力,即排开的海水的重力等于冰山的重力也等于化成的水的重力,根据G=mg=ρgV,海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排开的海水的体积小于化成的水的体积,所以液面会上升.
【解答】解:因为冰山漂浮在海面上,所以F浮=G冰,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G排=ρ海水gV排,又因为冰化为水后的重力G水=G冰=ρ水gV水,则ρ水gV水=ρ海水gV排,又因为ρ水<ρ海水,所以V排<V水.所以液面上升. 故选 B.
15.甲、乙两个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是如图中的( )
A.
S甲=S乙 h甲=h乙 B.
S甲>S乙 h甲<h乙 C.
S甲=S乙 h甲<h乙 D.
S甲<S乙h甲=h乙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ρgh;
根据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推导出剩余高度的关系;
已知两圆柱体截去的质量相同,根据m=ρV=ρSh推导出底面积与截去高度乘积的关系; 结合选项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可求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1)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ρgh;
已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即ρ甲gh甲剩>ρ乙gh乙剩; 因为ρ甲<ρ乙, 所以h甲剩>h乙剩.
(2)据题意可知,两圆柱体截去的质量相同, 根据m=ρV=ρSh可得,ρ甲S甲h甲截=ρ乙S乙h乙截, 因为ρ甲<ρ乙,所以S甲h甲截>S乙h乙截;
①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故A、C不正确;
②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h甲截=h乙截或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或h甲<h乙,即h甲<h乙,有可能使得p甲>p乙,故B可能正确;
③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故D不正确. 故选B.
16.如图甲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a、b、c,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b、c、a B.a、c、b C.a、b、c D.c、b、a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在图乙中,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比较其质量大小,利用密度公式得出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在图甲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V=【解答】解:
(1)如图乙,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a>mb>mc,由ρ=可知ρa>ρb>ρc;
得出体积关系,进而确定三个杯子各装的是哪种液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