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V:1.0 管理制度精选整理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2020-4-1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第四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第1节 施工测量
1、施工概况
本工程的地下室结构东西方向长约120m,南北方向长约70m;办公楼东西向与南北向边长均约70m,± 相对绝对标高为黄海4.20m,房屋高度16.65m,单层面积约4100m2,施工前需要对现场的定位放线控制点进行交接。 2、施工测量准备 (1)测量仪器的使用
本工程所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等须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计量检测单位校核,并确保使用时在有效检测周期内。本工程拟使用以下测量仪器:
序名称 号 1 2 3 4 5 6 7 8 全站仪 经纬仪 水准仪 TDJ2 DS3 1 台 1 台 2 台 1 台 2把 10 把 2把 4把 型号 数量 检定日期 激光铅垂仪 钢卷尺 钢卷尺 塔尺 水平尺 50m 5m 5m 1m (2)复核水准点及坐标点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进场后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测量成果,引入坐标点及水准点,并进行复测,确定水准点和坐标的准确性。 3、± 以下建筑物的测量施工 (1)建筑物的平面控制
根据施工现场复测后的水准点,选用极坐标法对楼进行定位。确定地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的位置。先在地下室垫层上引测建筑物轴线交点,然后根据地下室平面图弹出所有轴线及建筑物外边线。
将轴线控制点外移至基坑外固定的建筑物或地标上,并在基坑内设置木桩作为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点。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周复测一次,防止桩位移动,影响精度。
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毕后,对地下室使用的定位控制桩进行复测,校核无误后,将首层建筑轴线弹在地下室顶板上,作为首层测量施工的依据。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的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并附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性。 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表:
允许偏差 轴线长度(l) 国家标准(mm) 内控标准(mm) l≤30m 30m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60m ±15 ±20 ±12 ±18 利用复测法引入高程控制点,± 相当于绝对标高为黄海4.20m。 4、± 以上建筑物的测量施工 (1)平面控制 首先校测控制桩,无误后在控制桩上架经纬仪,等精密对中后,以盘左盘右取中法,把轴线控制点和圆心控制点投测到首层板面上,并进行闭合校核,闭合差符合测角中误差±20″,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 范围内校核无误后,进行细部点加密,用1mm 细墨斗线弹出墙边线、50cm 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验。验线完毕后,做出楼内的控制桩点,作为竖向控制的基点。控制桩点作法,是用冲击钻把桩点钻出,然后把钢筋埋入,并用钢锯条锯出十字划在钢筋上做出标记。 标准层测量工作与主体结构施工关系:楼板砼浇筑(轴线、墙、柱边线、墙、柱50 cm 控制线、门窗洞口下边线)→→ 墙体钢筋绑扎(窗洞口边线)→→ 墙、柱模板(上一层标高50 控制线,油漆标识)→→ 墙、柱拆模(本层标高1 米,墨斗弹于墙体上)→→ 顶板支模、钢筋绑扎(轴线、门洞边线用油漆标识)→ →校正钢筋浇注顶板砼。 层间传递:根据首层控制桩的位置,在二层以上结构板面的此位置预留洞,利用激光铅垂仪把控制点投测到施工作业面上。 (2)竖向控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