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廖以美育德 构建和谐校园结题报告
《“以美育德 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国有着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继承不是墨守成规,对体现和谐思想的传统文化资源,必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和谐既是一种理想和目标,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现在,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学校更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早在1998年我校的第一任校长邵东平同志就提出了寝室管理“四美”化。即:“把美留在地上、把美显在墙上、把美铺在床上、把美揽入梦乡”。他为我校的管理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更为我校树起了第一面“四美”旗帜,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寝室的规范管理在荆门市和周边县市都小有名气。现任校长聂平安同志自2001年任职以来,逐步完善了“四美”育人系列工程。他先后提出了争创“四美”教室、“四美”办公室,争做“四美”学生。“四美”教室即“地面净美、墙面洁美、门窗亮美、桌凳完美”;“四美”办公室即“环境里外美、教师言行美、教具置放美、人际和谐美”;“四美”学生即“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这为“四美”工程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新的活力。
二、理论依据:1、“美”是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美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完美结合并通过宜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完美现象形态。它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多种的魅力,它是动人和耐人寻味的。“美育”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和情感教育,而是关系到人的精神世界的根本性教养。美育是与美的感受、欣赏相结合的教育,可以说,凡是一切运用美的事物对人所进行的教育都是美育。而对美的欣赏不可能是无思想、无内容的“纯粹”的美的享受,它势必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使人们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思想得到升华,观念得到转变。这一切,正是思想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2、美育和德育都属于人文教养,都作用于人
的精神,作用与人的心灵,都有价值导向、人文导向的作用,都引导学生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二者有区别:德育是规范性(行为规范),在规范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美育是熏陶、感发。在感受、兴发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德育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理性的层面,作用于“良知”,而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就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它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 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说吃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那么审美愉悦则是人们最高的精神需求”。如果我们把思想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寓美育于德育之中,这样,就可以把思想教育与审美享受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思想教育的施教目的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学生也就容易真心真意、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接受;这样,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会不仅使学生喜闻乐见,而且能取得入情入理,入心入脑的效果 4、蔡元培言:“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是德育、智育、体育所难以取代的。美育能克服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障碍,使人们养成高尚纯洁的习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从而保持一种健康、平静的心态。尤其是人类在面临残酷的竞争,在“物质愈发达,情感愈衰颓”的社会环境中,美育的作用更为显著 5、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赋予学生的认识和创造活动以及他在多种活动中的精神需求的发展和满足以特定方向的审美教育,涉及正在成长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审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儿童和青少年审美和道德标准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他强调了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美育之中,充分发挥美育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以提高德育的效果。这种寓德于美的教育效果往往是德育自身所不可企及的。
三、实践价值: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现在,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必须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摆在重要位置。要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要着眼于促进人际和谐,广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要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道德的规范和维护。要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学校更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四、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提高本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水
平,从而达到道德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和平安校园、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2)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美学原理、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世纪人才为总目标,创设和谐、民主、愉悦的德育氛围,优化德育过程的诸要素,以美育为引线,开展一系列的“四美”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全面素质,促进个性发展。探索出在德育中实施美育的新路子,设计出学校易调控、教师易操作、学生易接受的德育教育新途径。最终达到以美育人之目的,使全校师生都能够在一个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里工作、学习和生活。
2、研究主要内容:早在1998年我校的第一任校长邵东平同志就提出了寝室管理“四美”化。即:“把美留在地上、把美显在墙上、把美铺在床上、把美揽入梦乡”。他为我校的管理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更为我校树起了第一面“四美”旗帜,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寝室的规范管理在荆门市和周边县市都小有名气。现任校长聂平安同志自2001年任职以来,逐步完善了“四美”育人系列工程。他先后提出了争创“四美”教室、“四美”办公室,争做“四美”学生。“四美”教室即“地面净美、墙面洁美、门窗亮美、桌凳完美”;“四美”办公室即“环境里外美、教师言行美、教具置放美、人际和谐美”;“四美”学生即“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这为“四美”工程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新的活力。近十年来,我校已经创建了“四美”寝室、“四美”教室、“四美”办公室以及“四美”学生系列工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我校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但是,我们仍要从广度和深度开发这一课题的研究,使这一系列活动更加科学、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有成效,使它最终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习惯化。所以我们把研究方向大致定向为:以美育德,构建和谐班级体;以美育人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等方面。
五、研究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德育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人来对待,尊重人,理解人,平等待人,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自主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信,激励他们不断发展,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与目前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完善理论。3、日常德育管理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4、校本开发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5、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6、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六、研究措施及方法
(一)研究措施 1: 加强四美内涵和标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行动的指南。 2:提高学生美的素养,优化校园环境,扩大绿化面积,保持校园洁净,每月更新墙报内容,分发家长学校简报,坚持利用每一块草坪、每一块墙壁、每一块墙报、每一份简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带领全班学生动手美化教室环境,经常教育学生保持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整洁、美观,使学生懂得充分发掘和品味自己生活空间的美丽,使自己与所处的环境建立和谐的关系。要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与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滚滚红尘中,我们的心灵难免会积淀一些心理污垢,久而久之就会积重难返,诱发精神疾病,教育学生学会时时清扫自己的心理卫生,揩拭心灵,摒弃消极情绪,营造良好的心境。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达到以德感召,以美陶冶, 采用生动活泼的手段,达到以德感召,以美陶冶,让德美像“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实现人人、事事、处处、时时育人的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晨会、演讲、球赛、运动会、叠被子比赛、内务比赛、“四美学生”评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德育资源,通过远足、参观等,引导学生去接受、欣赏大自然的美;学校是实践求知的活动场。阅览廊,举行知识竞答,让学生时
刻关注。在校园里小植物种植、小动物饲养,让学生广泛参与,积极实践。在教室里开辟科学角??让学生动手动脑;社会服务系列,学校利用课余、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劳动基地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实践中受到教育。
研究方法:调查分析法、主题班会法、测评分析法、自我评价法、个案分析法。 七、研究对象:初二(5)学生和初三(2)学生 八、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3年, 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8年6月)查文献、定方案、设计表格。 九月份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 课题组集中学习3、制定个人研究阶段计划4、开展“争创四美”活动学习;十月份:1、分析探究本班学生品德行为现状及原因。 2、汇总分析情况,完成研究报告。3、完成《爸爸、妈妈我想对您们说》的主题班会。4、开展“争创四美”活动学习; 十一月份: 1、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月。2、课题研讨活动(班级活动)。3、完成课题研究行为反思一篇。4、完成《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主题班会。 5、开展“争创四美”活动学习。 十二月份: 1、养成教育目标、内容体系的研究 2、拟写课题研究论文,总结以美育人的一些收获。3、完成《XX我想对你说》的主题班会 4、开展“争创四美”评比。 一月份:1、“争创四美”活动实施体会交流。 三月份: 1、贯彻落实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2、课题组集中学习 3、各课题组成员制定个人本学期研究计划 4、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活动学习。四月份:1、各课题组成员分析学生情况。 2、汇总各课题组成员分析情况,进行研究。 3、课题组集中学习。4、开展“争创四美,远离香烟”活动学习。五月份: 1、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月。 2、课题研讨活动(班级活动)。3、完成课题研究行为反思一篇 4、课题组集中学习。 5、开展“争创四美,奋勇争先”活动学习。六月份: 1、养成教育目标、内容体系的研究。 2、拟写课题研究论文,总结以美育人的一些收获。 3、课题组集中学习4、开展“争创四美”评比。5、“争创四美”活动实施体会交流
通过对学生进行“四美”学生思想品德测评指标调查分析
班级八年级(5)班 时间2007年10月
2007年,我校的“以美育人”工程开始全面开展,其内容包括争创“四美寝室”、“四美教室”、争做“四美学生”、争创“四美办公室”。我的实验课题市级重点课题“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子课题“留守学生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主要配合学校的“四美育人”工程来开展,这次“四美”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指标分为四项:即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每项指标中分五项评估内容,得分等级及分值分为优秀5分、良好4分、合格3分、不合格2分、差1分五个等级。评价方法分为学生自评、家长助评、小组互评、教师导评四种。教师将自评、助评、互评、导评的分数统计好以后报给学生,由学生填好表格的得分,计算出四项的总分后再除以4,得出综合评价分数。测评指标评价表、学生个人得分情况统计见附表。
2007年10月,我对八年级(5)班进行了测评,测评人数为20人,教师将85—100分定为优秀,71—84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50—59分为不合格,50分以下为差。考评结果为优秀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10%;良好的有1人,占5%;合格的有10人,占50%;不合格的7人,占35%。(测评结果见下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