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操场施工组织设计
第五部分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线
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量大,点多线多,标准要求高。而且测量控制工作有其特别的系统严密性、连续性,来不得半点差错。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成立由2 员工程师组成专业测量组,认真钻研图纸,从每个点、每条线开始,扎实控制好局部的标准精度,再进而组织好全局的施测工作,提高施测精度和施测效率。
测点放样前,认真作好内业准备工作,校正仪器设备,拟定施测方案。现场精心操作,对不符合精度测量成果必须复测,决不马虎了事。主要采用的仪器设置及工具为:S3 型水准仪和J2 经纬仪、水准尺、钢尺、锤球、花杆。
1、水准的控制方法
将建设方移交给施工单位的水准点(高等级水准点,布置在工地附近区域)做为整个工程水准的基点,采取四等水准将高程引测到施工路段的两侧及分隔带内比较合适的地方,设固定的水准点(Ⅱ级点)。要求该点均布在全线两侧,两点相间以不超出100 米为宜,设置在高程桩上。当进行到施工测量时,就近利用(Ⅱ级点), 这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
2、平面控制方法
2.1.复核所移交控制点是否有误。
2.2.利用控制点放出中心线上的施工控制点。 二、土方开挖
1、按土方开挖和建筑物定位放线,撒出土方开挖灰线,报请规划部门进行验收通过,然后进行土方开挖的施工。
2、土方开挖还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按照土方开挖图,计算出土方开挖量。 3、根据现场自然地坪和设计高程,结合基础的回填断面计算出土方的回填量,两者进行平衡测算,符合设计要求的可回填的土方,可就地堆放,多余的土方考虑外运,减少不必要来回倒运的损失。
10
4、土方开挖时,应由专职技术人员统一指挥,并配备相应人数的工人配合机械,进行人工修整铲平。挖土至一定深度,现场技术人员随时测量其水准高度防止超挖,而影响原地基质量。
5、为了保证基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清底时先用水准仪按高程基准点,测至基坑,敲上水平高程控制小桩,人工修整清底时就可按控制小桩来控制其基底高程。 6、土方开挖为一次开挖,采用人工清土。基坑边坡按规定放坡。 三、素土回填
1、施工顺序:槽底清理→检验土料质量→素土回填→分层铺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2、素土回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对素土的含水量进行试验,要求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现场的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素土紧握成团,两指亲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不得有模板、pvc管、塑料制品及水等垃圾杂物。
4、素土回填大面积采用蛙式打夯机,边角处可采用冲击夯。
5、分层铺素土:每层的素土铺摊厚度为200~250mm,在基础梁侧壁做好记号,控制回土夯实厚度。
6、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水平标记对应检查,首次标记为离砼结构面200mm,第二次标记首层土夯实后高度加300mm(一般情况为300mm厚松土夯实为200mm)。
7、夯打密实:夯打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8、素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素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9、素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素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监理见证),才能进行上一层素土的平铺摊。
10、找平与验收:素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素土。
11
四、3:7灰土回填 1、材料要求:
土、灰除满足规范要求外,施工中控制点为:
a. 石灰应符合Ⅲ级以上标准,石灰在使用前10天充分消解,并过筛; b. 消石灰存放时间宜控制在2个月以内:
c. 一个作业段内采用土质相同的土(击实标准和灰剂量相同), 以便对压实度进行准确控制。
2、准备下承层:
a. 石灰土施工前,应对路槽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内容除包括压实度、弯沉、宽度、标高、横坡度、平整度等项目外,还必须进行碾压检验。路基必须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没有松散和软弱点,边沿顺直,路肩平整、整齐。 b. 按要求设置路面施工控制桩。 3、备土、铺土:
用于石灰土的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含树皮、草根等杂物。备土前要用土培好路肩,路肩应同结构层等厚。
按照每平米的松土用量及每车的运土量,用石灰粉标出每车的卸土位置<划出方格),直接整齐地卸土于路槽上。但须注意备土时纵向必须成行,每车的运土量要基本准确,同一作业段内土质基本均匀一致。该方法有利于机械化施工,但备土数量不易准确控制。铺土时,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土,然后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4、备灰、铺灰
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1--2遍,保证备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
备灰前应根据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计算每延米的石灰用量。
根据计算出的每延米石灰的松方用量,分两条成梯形状均匀地码条备灰,并用卡尺逐段验收数量,不准用汽车直接大堆备灰。
备灰前应事先在灰条位置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灰条顺直。 铺灰前应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标线,然后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范围内,铺灰应用人工撒铺。
12
5、拌和
采用灰土拌和机拌和,铧犁作为附助设备配合拌和
a. 土的含水量小,应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层,然后洒水补充水份,并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考虑拌和、整平过程中的水份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根据气候及拌和整平时间长短确定),土的含水量过大,用铧犁进行翻拌凉晒。 b. 水份合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拌和机拌和第一遍。拌和时要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 c. 两端在备土时应留出2米空间,将土摊入附近,拌和时先横向拌和两个单程,再进行纵向拌和,以确保灰土拌和均匀。
第二遍拌和前,宜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进行第二遍拌和。若土的塑指高,土块不易拌碎,应增加拌和遍数,并注意下一次拌和前要对已拌和过的灰土进行粗平和压实,然后拌和,以达到拌和均匀,满足规范要求为准。压实的密度愈大,对土块的破碎效果愈好,采用此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否则既使再多增加拌和遍数也收效甚微。拌和时拌和机各行程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6、整平
用平地机,结合少量人工整平。
a. 灰土拌和符合要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消除拌和产生的土坎、波浪、沟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
b. 用震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稳压1--2遍。
c. 利用控制桩用水平仪或挂线放样,石灰粉作出标记,样点分布密度视平地机司机水平确定。
d. 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刮平。
e. 重复(c)-(d)步骤直至标高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灰土接头、边沿等平地机无法正常作业的地方,应由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 f. 整平时多余的灰土不准废弃于边坡上。 g. 要点提示:
最后一遍整平前,宜用洒水车喷洒一遍水,以补充表层水份,有利于表层碾压成型。 最后一遍整平时平地机应“带土”作业。 切忌薄层找补。 备土、备灰要适当考虑富余量,整平时宁刮勿补。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