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税法二》考前模拟测试题(二)
所享有的部分30万元(100×30%),免征企业所得税;甲企业2013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00+(200-80-100×30%)]×25%=122.5(万元)。
6.
【答案】B
【解析】选项B:对化妆品制造与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7.
【答案】D
【解析】选项D: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产品转为自用的,其实际使用时间累计未超过12个月又销售的,不得在税前扣除折旧费用。
8.
【答案】D 【解析】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如果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该居民企业当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600×25%-(100+17)×10%=138.3(万元)。
9.
【答案】D
【解析】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5700-3200)×6%=150(万元)。
10.
【答案】C
【解析】我国境内新办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软件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应单独进行核算并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除职工培训费用以外的其他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200×2.5%=5(万元),实际发生额=8-5=3(万元),未超过扣除限额,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限额=200×14%=28(万元),实际拨缴36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6-28=8(万元)。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限额=200×2%=4(万元),实际发生3.5万元,未超过扣除限额,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2013年甲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800+8)×25%×50%=101(万元)。
11.
【答案】A 【解析】非居民企业拒绝代扣税款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暂停支付相当于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款的款项,并在1日之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并报送书面情况说明。
12.
21
【答案】A
【解析】企业所得税的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13.
【答案】C
【解析】税务机关依照规定对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对2008年1月1日以后发生交易补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入库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利息率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12月31日实行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并按照一年365天折算日利息率。应加收的利息=30×(5.5%+5%)÷365×(365+10)=3.24(万元)。
14.
【答案】C
【解析】选项C:自创商誉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15.
【答案】C
【解析】选项C: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已经扣除的资产损失,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其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16.
【答案】D 【解析】因个人持有限售股中存在部分限售股成本原值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计算全部限售股成本原值的,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一律以实际转让收入的15%作为限售股成本原值和合理税费。因此张某转让限售股应纳税所得额=40000-40000×15%=34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4000×20%=6800(元)。
17.
【答案】C 【解析】个人拍卖字画所得,应以转让收入额减去财产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不能提供合法、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按转让收入额的3%征收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王某2013年10月份该项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00×3%=18000(元)。
18.
【答案】D
【解析】选项D:个人因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的所得,应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19.
【答案】B
【解析】因出版小说取得的稿酬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不考虑捐赠的应纳税所得额=30000×(1-20%)=24000(元),捐赠扣除限额=24000×30%=7200(元),实际捐赠额8000
22
元超过了扣除限额,因此,只能按照7200元在税前扣除。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4000-7200)×20%×(1-30%)=2352(元)。因在报刊上连载取得稿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不考虑捐赠的应纳税所得额=(6000+3000)×(1-20%)=7200(元),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全额扣除,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200-1000)×20%×(1-30%)=868(元)。该作家上述稿酬所得共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352+868=3220(元)。
20.
【答案】B 【解析】(1)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连续居住满5年的个人,从第6年起以后的各年度中,凡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应当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申报纳税。(2)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取得的探亲费,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3)John2013年12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5000+15000-4800)×30%-2755=7805(元)。
21.
【答案】A
【解析】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设在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仅就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或者由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10000+20000-4800)×25%-1005]×10000/30000×19.5/30=1147.25(元)。注意: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在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
22.
【答案】A
【解析】个人转让境内上市公司股票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赵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3-8)×20000-415-800]×20%=957(元)。
23.
【答案】B
【解析】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暂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张某共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10×0.4×25%×20%+2000/10×0.4×50%×20%+5000/10×0.4×20%=64(元)。
24.
【答案】D
【解析】张某处置“打包”债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8-40×40%-1×40%-2)×20%=1.92
23
(万元)。
25.
【答案】A
【解析】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所以张某获得的该项奖金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0。
26.
【答案】B
【解析】销售收入为14000万元,销售环节应纳营业税=14000×5%=700(万元),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700×(7%+3%)=70(万元),销售环节应纳的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700+70=770(万元)。扣除项目的合计金额=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及开发成本4800+房地产开发费用4800×10%+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770+加计扣除费用4800×20%=4800+480+770+960=7010(万元),土地增值额=14000-7010=6990(万元),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之比=6990/7010×100%=99.71%,适用税率40%、速算扣除系数5%,应纳土地增值税税额=6990×40%-7010×5%=2445.50(万元)。
27.
【答案】B 【解析】可扣除项目金额的合计数=1000×(1+5×5%)+30+1+(2000-1000)×5%×(1+5%+3%)=1335(万元)。
28.
【答案】B
【解析】可以扣除的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1800×1/3=600(万元);可以扣除的房地产开发成本=1200×1/3=400(万元);可以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600×1/3+(600+400)×5%=250(万元);可以扣除的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3000×5%×(1+7%+3%)=165(万元);加计扣除金额=(600+400)×20%=200(万元)。扣除项目金额合计=600+400+250+165+200=1615(万元),增值额=3000-1615=1385(万元),增值率=1385/1615×100%=85.76%,适用税率40%,速算扣除系数为5%,则应纳土地增值税=1385×40%-1615×5%=473.25(万元)。
29.
【答案】D
【解析】同一凭证因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税率,分别载有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该企业与运输公司应就该项合同缴纳印花税合计=(40×0.5‰×10000+10×1‰×10000)×2=600(元)。
30.
【答案】C
【解析】A企业2013年11月应缴纳印花税=(200+420+380)×0.3‰×10000+30×0.5‰×10000=3000+150=3150(元)。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