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首批中职示范学校建设知识问答

国家首批中职示范学校建设知识问答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38:35

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将取得较大发展。重点专业建设水平、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等方面居于全国中职学校的先进水平。

(3)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开,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通过建设,形成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新模式,并逐步建立起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结合行业、专业特点,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专业全面推行“工学结合式”、“顶岗实习式”、“订单式”等产学合作教学改革,实现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双证书”获取率达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

(4)课程与岗位对接更加紧密,学生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根据岗位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准确定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使教学目标与工作标准对接、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习规范与工作行为对接、学习方法与工作方法对接、学习评价与工作考评对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改革,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济南市中职学校课程改革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到2013年,完成4 个重点专业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并带动全校课程建设。将建成《数控编程与操作》、《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护理学基础》、《服装设计》等19门核心课程,并形成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库;开发18本校本教材,形成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体系。

(5)师资队伍专兼比例合理,“双师型”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设一支能满足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专业眼光敏锐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建成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外聘教师人才库,外聘教师达到26人,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的机制,教师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校内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90%以上。

(6)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通过两年建设,学校的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尤其在服务平阴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年均完成各级各类培训6000人次以上。

21

(7)德育特色更加鲜明,德育体系更加完善。通过构建和完善“四段式教育”课程,使学校的德育特色更加鲜明,德育工作更具有实效,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进一步增强。

(8)校园文化软硬件体系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的中职文化氛围全面形成。以“责任在心”为核心理念,将校园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创建有利于校企文化互融互动的新型中职校园文化。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实践氛围、鲜明的职业特征,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2012年,完成责任文化物质载体的建设,开发3个系列的责任文化教育读本,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责任文化活动体系。

77、重点支持专业项目建设的三大内容是什么?

答:根据约定俗成的规定,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是列入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计划的,其建设内容就统一固化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其中包含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核心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课题研究、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二是“师资队伍建设”, 其中包括“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骨干教师建设、其他教师培训、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三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其中包括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企业接受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学校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教师培养和校本教材的编撰等。

78、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总体目标怎样?

答:依托平阴县打造省会经济机械配套加工产业基地,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构建校企对接、产教链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企业行业需求,结合学校现有教学实训条件,建设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在区域行业企业、兄弟学校之间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引领他们调整发展思路、提升教育水平;积极开展办学体制与机制改革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办学、企业参与办学,寻求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79、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思路怎样?

答:紧跟平阴机械配套加工产业发展,以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三礼”教育与责任教育为引线,以“产教链接式”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为经线,以“创造性人才培养工程”

22

为纬线,以实训为主导,以生产性实训为方向,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整合,努力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将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成人才培养模式新颖、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办学机制灵活、具有显明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精品专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80、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内容及其资金预算情况怎样? 答: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内容及其资金预算情况如下表所示。

重点专业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1省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10万元 其他投入: 15万元 合计 编号 051100 2012 2011 2012 2011 2012 2011 2012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1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合计 1、构建“校人企对接、产教2.6 2.6 5.2 才 链接”人才培培养模式 养 2、课程体系模改革 式 3、核心课程与建设 课4、教学资源程 与信息化建体设 系 5、实训基地改建设 革 小计 1、专业带头师人培养 资 2、骨干教师队培养 伍 3、“双师型” 0.0 0.0 0.0 5.2 121.9 121.9 243.7 63.5 1.5 65.0 5.0 5.0 10.0 7.5 7.5 15.0 333.7 3.50 3.50 7.0 0.0 0.0 0.0 0.0 0.0 7.0 0.0 12.7 6.35 6.35 12.7 48.9 44.9 93.8 0.0 0.0 0.5 0.5 1.0 94.8 24.0 24.0 48.0 63.5 1.5 65.0 85.4 81.4 166.7 63.5 1.5 65.0 1.5 5.5 7.0 2.5 2.5 5.0 0.0 0.0 0.0 0.0 7.0 0.0 0.0 7.5 0.0 0.0 0.0 7.0 14.0 127.0 7.5 15.0 246.7 0.0 7.0 0.0 5.0 0.0 9.0 4.5 4.5 9.0 建教师 设 4、兼职教师12.5 12.5 25.0 队伍建设 0.0 0.0 0.0 25.0 23

5、教师职业能力培养 小计 1、成立专业1.5 1.5 3.0 0.0 0.0 0.0 3.0 22.5 26.5 49.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49.0 建设指导委4.0 4.0 8.0 员会建设 2、参与机械 0.0 0.0 0.0 8.0 校企制造职教集2.0 2.0 4.0 合团 作、3、开展社会工学培训与技术5.0 5.0 10.0 结合运行服务 机制4、创新教学2.0 2.0 4.0 建设 评价机制。 5、校企合作改革与创新 小计 0.0 0.0 0.0 4.0 0.0 0.0 0.0 10.0 0.0 0.0 0.0 4.0 1.0 1.0 2.0 0.0 5.0 5.0 10.0 0.0 12.0 14.0 14.0 28.0 0.0 0.0 0.0 5.0 5.0 10.0 0.0 0.0 0.0 38.0 8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体目标怎样?

答: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完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改进与实践,满足不同生源弹性学习的要求。制定与企业岗位要求相一致的评价体系,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行动导向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与行业企业进行联合办学,不仅能做职前教育,还能进行在职培训。

经过2年的建设,把本专业建设成为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工学结合效果显著、行业和社会认可度高的重点专业,力争使本专业在师资队伍、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校企合作等方面对专业群内各专业发挥带动作用,成为区域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育示范基地,对全国中职学校同类专业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8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思路怎样?

答: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目的,探索多元的办学机制,形成弹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适应多样办学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

24

搜索更多关于: 国家首批中职示范学校建设知识问答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将取得较大发展。重点专业建设水平、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等方面居于全国中职学校的先进水平。 (3)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开,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通过建设,形成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新模式,并逐步建立起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结合行业、专业特点,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专业全面推行“工学结合式”、“顶岗实习式”、“订单式”等产学合作教学改革,实现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双证书”获取率达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