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森林培育学
种了在生长发育期间,如遇较长时间的低温多雨则会延缓种子的成熟期。 3 采种期确定 (1)物候观察
种子成熟是一种物候现象,可以根据资料以及多年的经验进行判断,差异不会很大。观察种实的外部形态特征,判断种子的成熟度,还可以通过摘取一部分种实解剖观察种子内部的成熟度、饱满度,以判断种子的成熟度。 (2)球果成熟的测定
美国的林学家根据针叶树球果在成熟过程中因水分散失,球果比重下降的原理,研究出几个树种球果成熟度的比重指标,用几种油类配成特定的漂浮液,从树上摘下2-5球果随即投入试液中,凡上浮的球果已成熟,未成熟的球果因比重大而下沉。
(3)根据种子的脱落方式与脱落期 ①脱落方式
a针叶树林多数球果是果鳞张开,种子落出,如杉木 、马尾松,湿地松。b 有些针叶树球果成熟后,果鳞与种子同时散落,如池杉,金钱松。c 坚果、翅果、肉质果整个果实脱落,如栎、枫杨、樟树。 d 蒴果、荚果类果皮开裂,种子脱落,如油茶、合欢。 ②脱落期
a 成熟后立即脱落,如杨、柳、白榆 。b 成熟后过一段时间开裂脱落,如杉、松、樟、油茶 c 成熟后长时间不脱落,如苦楝、悬玲木,臭椿。 ③采种期的确定
a 成熟后立即脱落的小粒种子,出现成熟征兆时,及时从树上采种。(杨柳2-3天脱落)b成熟后过一段时间脱落的小粒种子及时从树上采集。(杉、松、泡桐、木荷c 果实硕大,地势平缓可以待种实脱落后从地上收采。(七叶树、油桐、板栗);
d 成熟后易遭病虫鸟兽危害的,要及时采摘。(檫树、樟树、刺槐) e成熟后长时间不易脱落的,可安排农闲季节采种。(苦楝、悬玲木)
采种时间要适宜,因种子脱落的早晚与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对一般树种来说,在早、中期(即盛期)落下的种子质量好(如杉、马尾松等),针叶树球果在后期脱落的种子质量不好。栓皮栎早期脱落的种子质量不好(虫害,发育不健全),中期脱落的数量多,质量最好。
4 采种母树的选择
选择采种母树的地点与林分,以及采种母树的条件必须符合《采种母树林》的规定。符合条件的林缘木和距林分较近,发育正常的孤立木,都是采种的主要对象,距林分较远的孤立木不能采种,也不要从疏林树木上采种。 采种母树年龄,参照第一节采种母树的盛果期。 5 采种方法
采种方法根据种粒的大小,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特点和时间不同,分为树上采种,地面收集,伐倒木采集和水面收集。 (1)树上采种
又称立木采种,适用于脱落后不易从地面收集的小粒种子。如:杉木、马尾松、泡桐、木荷。 采种工具:采种车、摇树机、采种刀、剪、镰、耙等 (2)地面收集
适用于地面平缓,杂灌少,大粒种子的收集, 自然脱落 击落法 震落法
(3)伐倒木采集 结合主伐进行
(4)水面收集。池塘、水库边缘的母树种子落在水面,可采用水面收集。
(5)采种注意事项
a 根据预测,做好采种,用种,调拨计划。b 组织专门队伍,定山、定人,注意保护母树,防止杀鸡取卵。c 雨天路滑不宜采种,种子吸水多,易发热霉。d 种子登记(采种地点、时间、方法、数量、母树状况等)。 二 种实调制
是指种子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种实调制的目的在于获得纯净适合于贮藏或播种用的种子,这项工作包括采集以后,从果实中取得种子,以及清除夹杂物。
(一)、种实类型
林木种实是针叶树种的球果、阔叶树树种的果实和种子总称。种实可以分成:球果、干果和肉质果3大类。
5
(1)球果类:
包括绝大多数的针叶树种,如松属、冷杉属、落叶松属、杉科以及柏科等。 (2)干果类: a、 b、 c、 d、 e、 f、
蒴果 荚果 蓇葖果 翅果 坚果 瘦果
杨树、柳树、泡桐、桉树、米老排、木荷 刺槐、相思树、合欢、皂荚 火力楠等木兰科树种
榆属、白蜡树属、槭属、臭椿 栎属、山核桃属、 喜树
(3)肉质果:
常见的肉质果类有:银杏、樟树、红楠、刨花楠、肉桂、油桐、紫楠 南酸枣,冬青、女贞等。
(二)、各类果实的调制技术 (1)球果类的处理
在自然条件下,成熟的球果不断失去水分,果鳞干燥逐渐反转开裂,种子便从球果中脱出,要从球果中取出种子,关键是使球果果鳞干燥开裂,使种子从中脱出。 a 、自然干燥法
将球果摊放在阳光下曝晒或放在干燥通风处阴干,并经常翻动球果,使之均匀干燥,鳞片开裂脱出种子的方法,如油松、侧柏、杉木、柳杉、落叶松等。球果曝晒3-10天。球果鳞片即可开裂,种子自然脱出,曝晒期间,遇阴雨天气和晚上堆收起来。
北方的红松、华山松球果,果鳞开裂 比较困难,种子不易脱出,采种后要及时晒干,然后置于木槽中敲打,将球果打碎后过筛,水选,即可得纯净种子。 b、人工干燥法
林木种子采收中,数量多的针叶树的球果,采收时间又集中,单靠阳光曝晒,由于晒场少等因素的影响(或遇阴雨天),往往不能及时将种子脱出,长期的堆沤,会造成种子的霉变。
北方樟子松球果以及其它树种的球果,由于球果坚硬,短时间不易开裂,采摘球果时,温度已较低,白天摊晒时间短,早晚结冻,(哈尔滨10月份平均温度为5.6℃,极端
-11.9℃,11月份平均温度为-6.2℃,极端-26.1℃)鉴于这种状况,采用人工干燥法来处理球果,脱落种子,效果较好,处理时间快。
在特建的房屋内设有加热间,在加热间配有加温设备。北方多采用火坑、管道、暖气、电力等方法加温。在干燥间先搭好木架,架上分层装置底呈铁丝网状盛放球果木盘、网状滚筒球果盘,人工加热处理球果时,要控制好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如果超过一定温度会使种子降低生活力,甚至丧失发芽能力。
高温处理房,要注意室内、抽气,防止空气湿度大,温度高,而使种子处于蒸煮状态而丧失生活力(高温高湿是导致种子老化的主要原因)。国外一般采用比较先进的自动电热控温排湿干燥球果房,从球果的干燥、脱粒、净种、分级一次完成。
含水率较高的球果,如果突然加温至50℃左右,会使种子生活力受到损害,可采用事先预干燥的处理,温度20-30℃,时间约为24小时,然后逐步加温。
(2)干果类的处理
干果类是指坚果、翅果、荚果和蒴果。干果类的调制包括去掉果皮,取出种子,调制的方法因种贮藏期间所需含水量的高低不同而异。在通常情况下,含水量高的种子一般采用阴干法,含水量低的种子一般采用阳干法。 (3)肉质果类的处理
这类果实果皮多系肉质,含有较多的果胶和糖类、水分,所以容易发酵腐烂,采种后必须及时处理,取出种子,这类果实有樟、楠、檫木、女贞、重阳木、南酸枣,以及银杏、圆柏、棕榈等。
肉质果的果皮只有在成熟以后才变得柔软,这是因为在果胶酶的作用下,将果肉细胞粘结在一起的果胶物质发生变化,溶解于水,细胞之间失去相互间牢固联结的缘故,这类果实容易发酵腐烂。所以采集回来以后,要软化果肉,弄碎果肉,用水淘洗出种子,再适当干燥与净种。 肉质果的处理方法:
6
种实采回以后,可在清水中浸泡,软化果肉,如放置在桶中,应注意经常换水。把已软化果肉的种实放在木桶或箩筐内捣烂果皮果肉,在清水中淘洗掉果皮果肉。(需软化果肉的,可将果实放入柳条或竹编的箩筐中。然后将整筐放入贮水大木桶或放在流水的小溪、池塘浸泡数天,再作处理)
银杏9-10月成熟,外种皮肉质,有恶臭及腐蚀性,熟时淡黄色,外被白粉,中种皮骨质,去肉质外种皮时必须带塑料手套,以免皮肤发痒。 三、净种
净种是为了去掉混杂在种子的杂物,如鳞片、果柄、枝叶碎片、土块、异类种子,为种子的运输、贮藏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种子品质检验规程中,净度是划分种子等级的重要依据,净度高,种子等级高,利于贮藏。 根据种子的比重和大小的不同,可分别选用风选,水选、筛选,和手选。
第三章 种子的贮藏和调拨
林木种子贮藏原理和贮藏方法;林木种子的调拨和运输;林木种子的休眠及催芽。
第一节 种子贮藏
一、种子在贮藏期中的生命活动
种子常常在完全成熟尚未脱落以前,就逐渐转入休眠状态。休眠一直要延续到遇有萌发条件时为止,贮藏的种子虽然处于休眠状态,由于种子是一个有生命的活体,种子内部仍然进行着微弱的生命活动,只是减低到了非常微弱的程度。种子的生命活动是新陈代谢。这里主要指微弱的呼吸作用,由于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仍在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种子内部的贮藏室物质,这种消耗是无法得到补偿的(因其已脱离母树),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内部贮藏物质不断减少,种子生活力不断下降,直至完全失去活力。
种子生活力下降的原因并不单单是营养物质的消耗,还有许多互为因果的因素,如贮藏期间温湿度过高,生物因素等影响:
a酶的变性.b种皮保护性能恶化.c有毒代谢产物积累.d蛋白质分子逐渐凝固,因而使种子失去活力.e种胚细胞核的逐渐老化
种子贮藏的任务: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存种子的生活力,延长种子的寿命。
保存种子生活力的关键因素:控制种子的呼吸强度和性质,使种子的新陈代谢处于最微弱的状态,消除一切导致种子发霉变质的因素。
种子寿命: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即种子生命力所能维持的年限。为了创造和控制种子贮藏的适宜条件,首先应了解究竟哪些因素在决定着种子寿命,从而控制这些因素并科学地制定种子贮藏的技术措施。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有2个方面:一是内因,即种子入库状况。即种子所属树种、成熟度、含水量和健康状况;二是外因,即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前者涉及到遗传特性,后者涉及到外部环境,因此,下面我们将分成2方面来加以分析。 二、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一)种皮构造的影响
种子寿命随树种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凡种皮构造致密、坚硬或具有蜡质的种子,种子寿命长,种皮的这些构造,都起着阻碍水分与氧气进入种子内部的作用,因而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与物质转化,有利于种子保持生命力,法国巴黎博物馆保存的银合欢种子,距今已有150多年,仍有发芽能力,因为银合欢的种皮构造致密。再如皂荚、相思树、刺槐、黑荆、椴树、山楂、漆树、圆柏等种子的种皮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密、坚硬。漆树、花椒、圆柏、乌桕种皮还具有蜡质。
种皮薄、膜质的种子,因种皮不能阻止氧气和空气中的水分进入种子。种子受湿气的影响,使呼吸作用加强,消耗营养物质多,这也是造成种子寿命短的原因之一。例如杨树、柳树、榆树。
(二)种子内含物质的性质
不同树种种子内部所含物质的性质不同。其寿命长短也不相同,一般认为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种子(如松科、豆科)寿命长,而富含淀粉为主的种子,如栎类、板栗种子的寿命较短,这是因为脂肪、蛋白质转化为可利用状态所需的时间长,同时消耗时所释放出的能量也比淀粉高,用少量脂肪、蛋白质放出的热能,已能满足种子微弱呼吸作用的需要。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营养物质也较为淀粉少
(三)种子的成熟度和损伤状况
未充分成熟的种子(生理成熟)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贮藏物质呈易溶状态,容易感染病菌而发霉腐烂,致使种子丧失生命力。
种子受机械损伤和冻伤后,由于种皮不完整,空气能自由地进入种子中。促进呼吸作用,同时微生物也在种皮
7
破伤处侵入,损害种子,致使种子丧失生命力。萌动和经过浸种的种子,由于酶的活动加强,呼吸强度增加都不宜继续贮藏。
(四)种子的最初质量
同一树种不同批的种子,则由于母树状况及环境条件的不同,它们的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株母树上的种子,各个种粒的生命力强弱也不相同。在相同的贮藏条件下,种子的最初质量是相当重要的。许多专家认为,种子质量最高是种子充分成熟时,以后逐步降低。马来西亚的沙递博士研究认为:种子的最初质量对种子以后生活力影响非常大,最初种子生活力高的,其贮藏期间保持发芽能力越高,反之则低。种子最初质量不仅受母树年龄,立地条件的影响很大,暗伤,过份干旱,病虫害都会影响到种子的最初质量,因此,为了保证种子的最初质量优良,应及时对母树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处理、贮藏种子。 (五)种子的含水率
贮藏的林木种子含水量高低对呼吸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到种子所带微生物和昆虫的活动,种子的耐藏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的含水量。种子内部的一切生理、生化活动都和含水量有直接关系。
种子在入库前,必须充分干燥,干燥是保持种子生活力,延长种子寿命的重要措施。 种子也不能忍受过分的干燥,当种子含水量低于3%时,导致种子内部生理结构变形解体,尤其是使酶钝化,膜受到伤害,组阮变性,染色体突变等,也会使种子失去生活力。
树种不同,种子贮藏期间维持种子生命活动所需的含水量不一致。
在贮藏期间,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最低限度)的含水量称为安全含水量。
根据种子安全含水量的高低,可以把种子区分成二大类,一类是能够忍受干燥的种子。如:杉木、马尾松、刺槐、木荷、喜树、泡桐、枫香、红松等;另一类是不能够忍受干燥的种子。如:油茶、板栗、樟、檫、栎、银杏等。 当前,贮藏种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入库种子含水量过高,许多树种的种子安全含水量还在进一步研究。 安全含水率低于气干状态的种子,可视为低含水量类型。例如:针叶树种子、杨属、柳属、豆科、槭树科,低含水量类型种子的安全含水量,大多数在5-14%之间,其中针叶树大多在5-10%,阔叶树种的安全含水量5-14%。 安全含水量在20%以上的种子可视为高含水量类型,该类型种子的安全含水量多在20-40%之间。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入库前一定要充分干燥,但每一批种子的耐藏性并不取决于该批种子的平均含水量,如果该批种子的平均含水量处于安全范围,其中可能出现了某些危险的区域,这些地方霉菌发生很快,昆虫活动活跃,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变化 的区域就会逐渐扩大,最终使该批种子状况严重恶化。因此不能满足于一个种子批含水量的平均状况,要力求迅速检查出其中含水量偏高的部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三、影响种子生活力的环境因素
良好的入库状况是稳定贮藏的前提条件,还有许多环境因素影响贮藏的稳定性。
1、空气相对湿度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种子的含水量是不稳定的,这主要受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种子是一种多孔毛细管的胶质体,这些毛细管的内壁具有吸附各种气体分子的特性,它们的表面积相当于种子表面积的20倍左右,所以吸附能力很强,在通气条件下,种子中的水汽和空气中的水汽不停地进行交换,有很强的吸湿能力。干燥的种子,它能直接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汽,空气湿度愈大,种子含水量就增加得愈快。通常称回潮(吸附作用)。反之空气湿度低,种子毛孔隙中水汽又会移向空气中,称解吸。
种子对水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称为种子的吸湿性。
在一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里种子从空气中吸收若干水汽,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放出若干水汽,这时种子的含水量称为平衡含水量。
平衡含水量随温度降低而增加,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种子的吸湿性能因树种而异,不同树种其种皮构造差异很大,一般种皮薄,透性强,吸湿性大。反之吸湿性能小,种子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而改变其含水量,因而也经常改变其代谢作用的强度,这种变化对种子保持寿命是不利的。在种子内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的吸湿能力最强,淀粉和纤维素次之,脂肪属非亲水物质,因此,含油脂多的种子吸湿性弱,它的平衡含水量远低于富含蛋白质或含淀粉的种子。
种子贮藏室(库)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25-50%范围为好。
随着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种子含水量增加,就会增强种子的呼吸强度。我国多数地区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夏季,高温而又多湿,是最不利于种子贮藏的季节,未经特殊处理,大多数树木种子,经过夏天以后都会老化失去生活力。 经过干燥处理入库的种子必须贮藏在干燥的环境,为了控制空气相对湿度,有效的贮藏种子,种子长久贮存最好存放在低温而又隔湿的种子贮存专用库,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较低范围。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